这本书揭示了科技产品如何让人上瘾,并介绍了“上瘾模型”——一个包含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和投入四个阶段的循环,企业利用该模型设计产品,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
你能获得:
- 了解科技公司如何操控用户心理,让人们对产品上瘾。
- 掌握“上瘾模型”的四个阶段,并将其应用于产品设计,打造让人欲罢不能的产品。
- 认识到习惯养成类产品的巨大影响力,以及其中潜藏的道德问题。
核心内容:
为什么产品会让人上瘾?
- 人们对科技产品越来越依赖,花费大量时间在手机和互联网上。
- 企业意识到用户对产品的依赖性强弱才是决定其经济价值的关键。
- 一些公司已经掌握了设计之道,能够让自己的产品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上瘾模型” 的四个阶段:
- 触发: 促使用户做出某种举动的诱因,分为外部触发(如广告、通知)和内部触发(如情绪、习惯)。
- 行动: 用户在对某种回报心怀期待的情况下做出的举动,设计上要尽量简便易行,并符合用户的主观意愿。
- 多变的酬赏: 提供超出用户预期的奖励,激发人们的渴望,并利用奖励的变数性维持用户的持续参与。
- 投入: 用户为产品投入时间、精力、金钱或社会资本,提升后续服务质量,并增强与产品的联系。
问答:
Q: 书中提到的“上瘾模型”适用于哪些产品?
A: “上瘾模型” 并不局限于科技产品,它适用于任何试图培养用户习惯的产品或服务,例如社交媒体、游戏、电商平台、健身应用,甚至是线下零售店等。
Q: 运用“上瘾模型”设计产品是否涉及道德问题?
A: “上瘾模型” 本身只是一种工具,关键在于如何使用。如果被用于设计能够改善人们生活、提升幸福感的產品,它就能发挥积极作用;反之,如果被用于设计让人沉迷、损害身心健康的产品,就会带来负面影响。
Q: 除了“上瘾模型”,书中还介绍了哪些内容?
A: 本书还会深入探讨习惯养成类产品背后的心理学原理、设计原则,以及如何将“上瘾模型”应用于实际产品开发的案例分析,并探讨这一技术发展趋势所带来的道德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