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校六记》适合对中国现代史、知识分子命运、文化大革命以及杨绛作品感兴趣的读者阅读。本书以平实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特殊历史时期下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能够引发读者对历史、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同时,本书也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杨绛的文字风格平和而富有智慧,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于研究中国现代史和文化大革命的学者,本书也是重要的参考资料。
《干校六记》创作于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文化大革命(1966-1976)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期间社会动荡,知识分子普遍受到冲击和迫害,大量人员被下放到农村或干校进行劳动改造。杨绛和钱锺书夫妇也未能幸免,被下放到河南的干校劳动。这段经历对他们的人生和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干校六记》正是对这段历史的反思和记录,反映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困境,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