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解释:
+ 政治水平低: 现在叫思想觉悟低,认知不够;
+ 雇佣军队思想: 打工人心态,拿一分钱,做一份事;
+ 过分相信军队力量,不相信群众的力量,类似过度相信技术,而不是客户,市场;
+ 党对于军事工作没有积极主义和讨论,问题不是一天就形成的,没有及时注意和干预;
- 行动建议 :
+ 从教育上提高党内政治水平,思想觉悟,具体在组织内做思想培训;
+ 加紧官兵的政治训练,特别是对俘虏成分的教育要加紧;
+ 发动地方党对红军党的批评和群众政权机关对红军的批评,以影响红军的党和红军的官兵。
+ 党对于军事工作要有积极的注意和讨论。一切工作,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去执行。
- 详细解释:
+ “由下而上的民主集权制”,认为上级的命令需要经下级讨论,否则不执行。这种思想导致组织涣散,削弱党的领导力。这也是后来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逐步形成。
+ 强调"自行其是",反对军事领导政治,认为"军事与政治是对立的",主张"军事领导政治"。这种思想导致红军内部出现"保存实力、避免战斗"的错误倾向。
+ 主张"不要组织、不要纪律、不要领导",反对"家长制的集中决策方式,认为"上级包办"是错误的。这种思想导致决策效率低下,影响红军战斗力。
- 行动建议:
+ 首先,要指出极端民主化的危险,破坏组织,毁灭战斗力,其次要指出极端民主化的来源,在于小资产阶级的自由散漫性。
+ 在组织上,实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
+ 党的领导机关要有正确的指导路线,遇事要拿出办法,以建立领导的中枢。
+ 上级机关要明了下级机关的情况和群众生活的情况,成为正确指导的客观基础。
+ 党的各级机关解决问题,不要太随便。一成决议,就须坚决执行。
+ 上级机关的决议,凡属重要一点的,必须迅速地传达到下级机关和党员群众中去。
+ 党的下级机关和党员群众对于上级机关的指示,要经过详尽的讨论,以求彻底地了解指示的意义,并决定对它的执行方法。
- 详细解释:
+ 少数不服从多数。例如少数人的提议被否决,他们就不诚意地执行党的决议。
+ 党内批评是坚强党的组织、增加党的战斗力的武器。但是红军党内的批评有些不是这样,变成了攻击个人。其结果,不但毁坏了个人,也毁坏了党的组织。 这是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表现。
+ 许多党员不在党内批评而在党外去批评。这是因为一般党员还不懂得党的组织(会议等)的重要,以为批评在组织内或在组织外没有什么分别。
- 行动建议:
+ 开会时要使到会的人尽量发表意见。有争论的问题,要把是非弄明白,不要调和敷衍。
+ 党的纪律之一是少数服从多数。少数人在自己的意见被否决之后,必须拥护多数人所通过的决议。除必要时得在下一次会议再提出讨论外,不得在行动上有任何反对的表示。
+ 使党员明白批评的目的是增加党的战斗力以达到阶级斗争的胜利,不应当利用批评去做攻击个人的工具。
+ 要教育党员懂得党的组织的重要性,对党委或同志有所批评应当在党的会议上提出。
- 详细解释:绝对平均主义的来源,和政治上的极端民主化一样,是手工业和小农经济的产物,不过一则见之于政治生活方面,一则见之于物质生活方面罢了。 - 行动建议:物质的分配也要按照“各尽所能按劳取酬”的原则和工作的需要,决无所谓绝对的平均。
- 详细解释:党内批评注意政治,要防止主观武断和把批评庸俗化,说话要有证据。 - 行动建议:使党员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使同志们知道离开了实际情况的调查,就要堕入空想和盲动的深坑。
A: 单纯军事观点认为军事与政治是对立的,不承认军事只是完成政治任务的工具。
A: 民主集中制是指在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集中,在集中的指导下实行民主,是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
A: 主观主义是指一切从主观臆想出发,毫不联系客观实际而得出的想法、结论、观点。
A: 要时刻记得,工具是为了实现任务而存在的,不能取代了任务。
党政工作者、历史研究者、企业管理者、对团队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感兴趣的读者
该文写于1929年12月,正值红四军从井冈山转移到赣南闽西地区,在根据地建设和军队扩大的过程中,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涌现,严重影响了党的正确路线的执行和革命任务的完成。文章旨在解决当时红军内部存在的思想问题,统一思想,建设一支真正的人民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