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领导与管理执行力的20个杠杆
书籍封面

执行力的20个杠杆

作者 李珉圭
18.0 分钟

摘要

别怪意志力,找出杠杆吧!

  • 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你找到提高执行力的杠杆,告别新年计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困境,实现个人和组织目标。
  • 你能获得:掌控人生的主动权,将想法转化为实际行动,最终实现卓越的成就。

核心内容:

1. 梦想并非仅靠渴望和想象就能实现:

  • 积极的自我催眠可能会让你心情变好,但是光靠想像无法使梦想成为现实。
  • 必须找出通往成功的路径,并预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制订对策。
  • 举例: 参加减肥计划的女性,积极想象组的平均体重比消极想象组重。
  • 行动建议: 找到自己的路径,多研究成功人士的好习惯,制定自己的职业路线图。

2. 正确界定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 如果不能正确界定问题,就会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解决不是问题的事情。
  • 徒劳无功是因为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其他莫名其妙的问题上。
  • 方法:
    • 首先要接受问题存在的事实。
    • 正确定义问题,把“如何扩大卖场”改为“怎么做才能卖更多”。
    • 探索各种解决方案,从中选择最有效的策略并实行。
  • 行动建议: 采用IDEAL步骤(意识问题、定义问题、探索解决方案、计划与执行、检讨结果)来解决问题。

3. 采用反向排程,从未来引领现在:

  • 以最终目标达成时间为基准点,从未来往回推算,来决定现在有什么事应该立刻执行。
  • 习惯反向排程,人会变得比较容易抵挡诱惑,排除与目标无关的事情,压力也会减少。
  • 行动建议:
    • 明确了解想要达成的目标和最后期限。
    • 确定达成过程中的阶段性目标和期限。
    • 找出一件与目标有关的事,立即实践。

4. 准备 Plan B,应对突发状况:

  • 提前准备应对突发事件的对策,就是备份计划,又称"B计划"。
  • 卓越的实践者,都有一个共同点:预想到所有可能出现的阻碍,并做好万全之策。
  • 行动建议:
    • 寻找实现目标的具体执行方案(Plan A)。
    • 预测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突发状况,并条列下来。
    • 找出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对策(Plan B)。

5. 公开承诺,增加执行力:

  • 公开目标的学生会获得更好的成绩,秘而不宣的目标,等于没有设定目标。
  • 人如果把自己的想法用言语或文字公开后,就不容易再改变,这就是人心。
  • 行动建议:
    • 尽可能向越多人公开越好,公开范围越广,实践的可能性就越高。
    • 反复公开,公开的次数多,推翻决心的可能性就会越少。
    • 具体宣布决心,并提出未能遵守时应付的代价,才能鞭策自己。

6. 找到迫切的理由,将自己逼到绝境:

  • 要完成什么目标,就不能只是茫然地想“试一试”,必须找到“为什么要这样做”的迫切理由。
  • 改变必须有两个理由:摆脱目前状态的迫切理由,和实现目标的理由。
  • 行动建议:
    • 寻找想改变的习惯或想要实践的决心。
    • 生动地想像在尚未改变时会经历的可怕情况。
    • 再想像实践决心后发生的积极变化,并制订执行计划。

7. 从现在开始,立即行动:

  • 最佳实践的日子就是"今天",最佳实践的时间就是"现在"。
  • 想提高执行力,想提高成功的可能性,就不要计较太多,现在就应该做一些与目标有关的事。
  • 行动建议: 试着找出下定决心却未能实现的梦想,或是努力过却毫无成果的事,利用 IDEAL 步骤,找出问题的本质,并寻找解决对策。

8. 采取行为动能技术,从小事做起:

  • 如果想做一件迟迟不敢做的事,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小事做起。
  • 并不是因为没有欲望而不能开始,而是因为尚未开始所以才没有欲望。
  • 行动建议:
    • 把与目标相关的事情按照困难程度排序。
    • 先从最简单的事情开始做起,想着如果不喜欢,随时都可以中断。
    • 从某一刻开始,就会发现自己比想像中做了更多,会感到很惊讶又很满足。

9. 设定最后期限,对抗拖延:

  • 如果不想让目标在“总有一天”这个障碍上搁浅,就要养成设定最后期限的习惯。
  • 想要取得成果,就必须将最后期限提前,刻意减少可以作业的时间。
  • 行动建议:
    • 重新定义结束的最后期限。在别人设定的最后期限之前,设定属于自己的最后期限。
    • 制订中间阶段性的最后期限。从最终目标中细分,设定各个阶段的最后期限,分阶段完成可以减少压力。
    • 确定开始的最后期限并立刻执行。找寻可以马上开始的第一阶段工作,即使是细微的小事也无妨,重要的是在开始的最后期限之前实行。

10. 享受人生,就当做是实验:

  • 即使是很小的事,也可以看作是实验,就算失败了,就当作是无法支持假设的实验。
  • 尝试与平日不同的模式,生活会变得多采多姿,价值观也会变得不同。
  • 行动建议:
    • 找出生活中有哪些改变了会更好的问题。
    • 假设可以怎么做才会成功改变。
    • 发挥实验精神,寻找并尝试用新方法来改变。

11. 主动寻求帮助,不要单打独斗:

  • 谭白说"我不知道"、适时向他人请求帮助,可以学到更多东西,也不用浪费时间和精力。
  • 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帮助,要放下面子,大胆的说出来。
  • 行动建议:
    • 告诉对方自己已经做了哪些努力和实践过程。
    • 以尊重的心和谦虚的姿态,提出确切的要求。
    • 承诺回报结果,并提供成果反馈来表达感谢。

12. 持续观察并记录,行动就会不一样:

  • 只要观察或记录某人(包括自己)的行为,就会发生变化,密切关注自己的行为,就不会走偏,也不会忘记实践。
  • 透过心理演练,参与该行动的脑细胞会受到刺激而活化,那么当状况发生时,大脑就很可能会按照事先预演的行动来反应。
  • 行动建议:
    • 用某人的眼睛或自己的眼睛观察。密切关注自己的行为,就不会走偏,也不会忘记实践。
    • 利用数值记录观察结果。将数值做成图表贴在墙上。只有亲眼确认实践结果,才会发生变化。
    • 把变化告诉别人。将实践结果或变化上传到部落格,或以简讯、聊天讯息或邮件告诉别人。因为公开就不容易放弃,也可以得到建议和鼓励。

13. 从高处着眼,避免陷入低层次的勤奋:

  • 重要的不是你有多努力,而是你是否在做正确的事情。
  • 花时间先确实了解问题;相反地,失败的人通常都是在没有正确掌握问题的情况下就急于出手解决。
  • 行动建议:
    • 寻找自己应该做却无法马上开始的重要工作。
    • 为了逃避真正重要的事,现在做了哪些不重要的事?

思维导图

目标读者

本书的目标读者包括:

  1. 希望提高个人执行力,实现个人目标的职场人士。
  2. 渴望提升团队执行力,带领团队取得更好业绩的管理者。
  3. 希望培养孩子实践能力,帮助孩子实现目标的家长。
  4. 对心理学和自我提升感兴趣的读者。
  5. 想要改变现状,追求更好生活的每个人。

本书通过提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克服执行中的障碍,提高效率,最终实现个人和组织的目标。无论您是职场人士、管理者、家长还是学生,都可以从本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提升执行力,实现梦想。

作者背景

李珉圭毕业于檀国大学特殊教育系,并在首尔大学获得临床心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他曾担任朝鲜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和亚洲大学心理学教授,现为亚洲大学名誉教授。在亚洲大学任职期间,他还担任了该校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并于2001年获得第一届亚洲大学优秀教师奖。因其“只需改变1%就能拥有幸福和成功人生”的哲学理念,对许多人产生了积极影响,被誉为“1%行动心理学家”。

历史背景

本书创作于一个人们对自我提升和效率管理日益关注的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个人和组织都面临着提高效率和实现目标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开始寻求各种方法来提升自身的执行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本书正是在这样的需求下应运而生,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的方法论,帮助他们克服执行中的挑战,实现个人和组织的目标。

章节摘要

音频

Comming S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