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经济美国创新简史:科技如何助推经济增长
书籍封面

美国创新简史:科技如何助推经济增长

作者 乔纳森·格鲁伯 & 西蒙·约翰逊
18.0 分钟

摘要

美国创新简史

  • 本书系统讲述了美国创新的历史,并分析了美国在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作者认为,美国未来的繁荣取决于对整个国家的投资,特别是对那些被甩在后面的地区的投资。

  • 你能获得:了解美国科技为什么领先,理解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国家竞争力提升等结果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借鉴量化衡量一个地区科技水平的指标和方法。

核心内容:

1. 美国的创新历史受三件大事影响最深:

  • 1862年的《莫里尔土地赠与大学法案》:使得美国得以大量创办州立大学,保证了全国各地有大量的知识经验投身到创新当中。
  •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范内瓦·布什建立起美国政府资助科研的体制:他开创了美国政府直接资助科研的传统,美国政府长期关注的研究方向,包括涉及国家安全、治疗疾病和大众健康以及公民福祉的研究。
  • 1980年通过的《贝赫-多尔法案》:明确了由政府支持的研究将来所产生的巨大经济利益由谁来获得,答案是发明人和承担科研任务的机构,而不是政府。这个决定激发了科学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动力。

2. 地区科技水平快速发展的两个秘诀:

  • 拥有一个具有发展前景的新产业。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新产业,即便过去的发展水平不错,科技水平较高,一代人之后,科技水平也会明显落后。
  • 对科技公司低税收的扶持政策很重要,美国科技产业发达的地区,大多具有这一特点。

3. 衡量一个地区科技水平的指标和方法:

  • 一个地区适龄工作人口的数量
  • 有大学学历人口的比例,特别是从好大学获得科学(包括工程)学位的比例
  • 人均拥有专利的数量
  • 宜居的程度(包括房价、犯罪率、交通便利情况等)

4. 美国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

  • 创造就业的速度已经放缓,中产阶级的生 活水平停滞不前
  • 残存的领先所带来的回报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大城市中的少数人手中。

5. 解决创新问题的方法

  • 政府强有力地支持基础和应用科学,并为由此产生的创新转为量产提供保障。
  • 美国可以重新创造优质的就业机会。而且,我们处在得天独厚的位置上,便于更 新和应用以前的成功经验。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大学,还有渴望成为合作伙伴的企业家和投资 者,更有成千上万的聪明学生。

6. 要让推力在经济上合理,在政治上可持续,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更广泛地分配增长的红利。

  • 确保高科技的新工作不再沿袭过去40年间 的模式仅嵌入在东西海岸狭长地带的超级明星城市。美国还有数十个条件相当的城市也适合创建新技术中心。
  • 更直接地与美国纳税人分享创新的红利。长期以来,政府一直资助基础研究,例如电脑、互联网和人类基因组计划。地方政府可以持有 一大片公有土地,用于新的科研中心及其周围的配套开发。随着这块地变得越来越宝贵,政府也将得到好处,获得更高的租金或资本升值。每年的利润将以现金分红的形式直接支付给公民。

7. 造成美国经济未能再次快速增长的原因

  • 企业对创新的兴趣只限于改善经营业绩,而非造福他人。创新的溢出效应非常重要。它能丰富基础科学的知识,催生更多实用的想法,可以推动进一步的创新,并且在各种经济的角落创造就业机会。
  • 私营企业的新发明受到资金的限制。同时,风投机构虽然创造了众多的高科技成功案例,却避免了那种长期烧钱的资本密集的投资类型,尽管那种模式在剑指技术突破的同时,还能创造新产业和新岗位。
  • 政府削减对科研的投资,没有与时俱进,而是增长放缓,长此以往,意味着低增长、少就业。

问答

Q: 《莫里尔法案》对美国创新有何影响?

A: 《莫里尔法案》使得美国得以大量创办州立大学,保证了全国各地有大量的知识经验投身到创新当中。

Q: 应该如何衡量一个地区科技水平?

A: 可以从一个地区适龄工作人口的数量,有大学学历人口的比例,人均拥有专利的数量以及宜居的程度(包括房价、犯罪率、交通便利情况等)来衡量。

Q: 为什么私营企业的新发明会受到资金的限制?

A: 因为支持初创企业的金融家不愿对可能遥遥无期的回报承担大额的、昂贵的投资风险,尽管在未来这种投资有助于创造高附加值的就业机会。

Q: 政府资助公共研发有什么好处?

A: 可以推动研发,带来创新性和就业岗位。通过创新,美国可以重新创造优质的就业机会,也便于更新和应用以前的成功经验。

Q: 为什么美国要进行科技创新?

A: 不是为了创造就业,而是为了提升美国整体的竞争力。发展先进制造并不能解决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失业问题。

思维导图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对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政策、产业升级以及美国历史感兴趣的读者阅读。特别是政府决策者、经济分析师、企业管理者、科技从业者以及关注国家竞争力的研究人员,能够从本书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作者背景

乔纳森·格鲁伯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共财政、医疗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西蒙·约翰逊同样是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教授,并在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担任高级研究员。两位作者均在经济政策领域拥有丰富的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

历史背景

本书创作于美国经济面临增长放缓、收入不平等加剧以及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对科学研究的公共投入逐渐减少,导致创新速度放缓,中产阶级生活水平停滞不前。与此同时,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正在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资,对美国的科技领先地位构成挑战。本书旨在反思美国创新历史,为应对当前挑战提供政策借鉴。

章节摘要

音频

Comming S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