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哲学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
书籍封面

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

作者 岸見一郎 & 古賀史健
25.0 分钟

摘要

{被讨厌的勇气}

  • 这本书用对话的形式介绍了“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思想,探讨了我们如何获得幸福。
  • 你能获得:了解阿德勒思想,改善人际关系,获得追求幸福的勇气,活出真实的自我。

核心内容:

1. 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 所有的烦恼都与人际关系有关,如果摆脱人际关系,烦恼也会消失。
  • 即使独处,孤独感也来源于与他人的比较。

2. 课题分离:

  • 分清自己的课题和他人的课题,不干涉他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 思考“这个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承担”。
    • 例如:孩子学习是孩子的课题,父母不应强迫。

3. 共同体感觉:

  • 把他人看作伙伴,而不是敌人,并感受到自己在共同体中有用。
  • 追求归属感:积极参与到共同体中,不是索取,而是付出。

4. 自我接纳:

  • 接受真实的自我,包括优点和缺点,不对自己撒谎。
  • 分清能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接纳不能改变的,改变能改变的。

5. 他者信赖:

  • 毫不怀疑地信任他人,即使可能遭遇背叛。
  • 信赖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建立更深厚的关系。

6. 他者贡献:

  • 对他人给予影响、做出贡献,不是自我牺牲,而是为了体会自己的价值。
  • 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从而获得归属感。

7. 幸福即贡献感:

  • 只有在能够感觉到自己对他人有用的时候,才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 不再需要他人的认可,可以自由地生活。

8. 拥有甘于平凡的勇气:

  • 接受普通的自己,不追求“特别”,不以“我是特别的”为借口。
  • 关注当下,认真地生活。

问答:

Q: 什么是课题分离?

A: 课题分离是指分清自己的课题和他人的课题,不干涉他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例如,孩子学习是孩子的课题,父母不应强迫。

Q: 什么是共同体感觉?

A: 共同体感觉是指把他人看作伙伴,而不是敌人,并感受到自己在共同体中有用。通过付出而不是索取来获得归属感。

Q: 什么是自我接纳?

A: 自我接纳是指接受真实的自我,包括优点和缺点,不对自己撒谎。分清能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接纳不能改变的,改变能改变的。

Q: 什么是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A: 他者信赖,毫不怀疑地信任他人,即使可能遭遇背叛。 他者贡献:对他人给予影响、做出贡献,不是自我牺牲,而是为了体会自己的价值。

思维导图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对心理学、哲学和个人成长感兴趣的读者。特别是那些希望改善人际关系、克服自卑感、活出真实的自我,并追求幸福的人。

作者背景

岸見一郎是一位日本哲學家和作家,專注於阿德勒心理學的研究和推廣。古賀史健是一位日本作家,以對話形式撰寫書籍而聞名。

历史背景

阿德勒心理学是20世纪初由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创立的心理学流派,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并列为心理学的三大支柱。阿德勒的理论强调社会因素和个体的主观体验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与当时流行的生物决定论和本能论有所不同。

章节摘要

音频

Coming S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