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可能脱离政府谈,政府既影响“蛋糕”的分配,也参与“蛋糕”的生产。
详细解释:
地方政府的权力和事务范围,受到外部性、信息复杂性和激励相容等因素的影响。
详细解释:
1994年分税制改革对地方政府影响深远,催生了“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成为地方政府推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资金来源。
详细解释:
招商引资是地方政府的核心任务,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手段。
详细解释:
省界地区的经济发展普遍落后,被称为“三不管地带”,需要打破行政边界,促进区域一体化。
详细解释:
高压反腐是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一部分,更根本的措施是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角色,从生产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详细解释:
A: “土地财政”是指地方政府通过出让土地使用权获取收入,并以此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这是推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之一。
A: “土地金融”是指地方政府将未来的土地收益资本化,通过各种融资平台获取贷款和资金,用于城市建设和投资。
A: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为了融资而设立的国有企业,主要负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等项目。
A: 这一战略转型旨在通过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促进国内需求,减少对出口的依赖,同时继续保持对外开放,实现经济内外平衡发展。
A: 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现象包括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推进要素市场改革,促进资源自由流动,实现人均意义上的平衡。
本书的目标读者包括大学生、对经济话题感兴趣的读者,以及从事经济实务工作的人员。对于大学生,本书旨在弥补西方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现实之间的脱节;对于经济实务工作者,本书旨在帮助他们了解日常业务之外的政治经济背景;对于非经济学专业的读者,本书旨在帮助他们读懂国家政经大事和新闻。
本书创作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的时期。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包括投资与消费失衡、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环境污染加剧等。此外,中美贸易摩擦也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不确定性。本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试图对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