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哲学思辨与立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批判性思维工具
书籍封面

思辨与立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批判性思维工具

作者 理查德·保罗(Richard W.Paul)和琳达·埃尔德(Linda Elder)
18.0 分钟

摘要

思辨与立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批判性思维工具

  • 这本书旨在帮助读者掌握批判性思维,提升思维品质,从而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世界。
  • 你能获得: 提升思维技巧,成为公允无偏的思考者;掌控非理性倾向,发展道德推理机制;在职业和个人生活中做出明智决策,设计理想人生。

核心内容:

1. 成为自己思维的批判家

  • 理解思维技巧的重要性,它能帮助你更好地预测形势,做出明智决策。
  • 认识到大多数人的思维存在偏差、扭曲、不全面等问题,因此需要批判性思维来提升思维品质。
  • 练习思维“活动”,像运动员锻炼身体一样,通过投入和努力来提升思维技能。
  • 详细解释:像检查电脑程序一样,外显地注意到自己的思维活动,认识自己思维的力量和弱点。

2. 成为一个公允无偏的思考者

  • 区分高境界和低境界的批判性思维,前者追求公正无偏,后者则为私利服务。
    • 高境界的批判性思维者会质疑自己的观点,客观地看待对立观点,并根据证据改变自己的看法。
    • 低境界的批判性思维者则运用诡辩术,操纵信息和证据以谋取私利。
  • 养成认知谦逊、认知勇气、换位思考、认知一致、认知坚毅、信赖推理和思维自主等认知美德,这些特质有助于实现公正无偏。

3. 自我理解

  • 监控你的思维和生活中的自我中心主义,认识到自我中心思维对人际关系、成功和快乐的负面影响。
    • 自我中心思维会让我们以自私自利为出发点,对公平性有所忽略。
    • 理性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挑战自私思维。
  • 认识心灵的三个不同功能,即思维、情感和欲求。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理解这三者的关系有助于掌控自己的心智功能。

4. 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前四个层级

  • 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包括无思维反思意识者、有思维反思意识者、起点上的思维提升者和行进中的思维提升者四个层级。
    • 无思维反思意识者:无法意识到自身思维的问题。
    • 有思维反思意识者:开始注意到自身思维的问题。
    • 起点上的思维提升者:试图提升思维,但缺乏定期练习。
    • 行进中的思维提升者:认识到定期练习的必要性。
  • 要想真正成为一名思考者需要对自身思维结构进行探索,审视其结构。
    • 外显地训导自己的思维。
    • 重塑自己的世界观。

5. 思维的要素

  • 了解思维的八大要素:目的、问题、信息、解释、概念、假设、意涵和观点。
    • 这些要素相互作用,构成推理,并为思维的运用提供了基本逻辑。
    • 通过审视这些要素,可以发现自身思维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 区分信息的三种状态:僵化信息、活跃的谬知和活性知识。致力于将僵化信息转化为活性知识,并清除活跃的谬知。

6. 思维的标准

  • 运用普适性的思维标准来评估自己的思维,这些标准包括清晰性、准确性、精确性、关联性、逻辑性、深度、广度、重要性和公平性。
  • 澄清你在工作中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寻找关联的事实,将推理中的各种要素和思维标准放在一起。
  • 区分自然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前者是未经训练的思维,后者则是经过分析和评估的思维。

7. 设计你的人生

  • 认识经验的双重逻辑:经验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要掌控自己的生活,就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思维,从而改变对经验的诠释。
  • 认识到社会力量和大众传媒对我们经验的影响,学会抵制其负面影响,自主地生活。
  • 设计自己的人生,就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评估决策的形式,包括早期决策、青少年时期的决策、成年初期的决策,从而做出明智的选择。

8. 掌控你的非理性倾向

  • 认识自我中心思维的特点,包括将每件事都与自己联系起来考虑,混淆感知与现实,自私自利,扭曲现实以维持自己特定观点或认识的倾向。
  • 了解心灵有三个基本功能,即思维、情感和欲求。
  • 理解你和自己的心灵存在的特殊关系:认识到心灵自主,才能更好塑造你的人生。

9. 分析和评估企业与组织生活中的思维

  • 批判性思维是渐进的改善:良好思维的力量
    • 批判性思维和渐进的改善
    • 良好思维的力量
    • 一些个人意义
  • 组织内进行批判性思维的障碍:隐蔽的权力争斗、群体对现实的定义和官僚主义问题
    • 竞争、合理思维和成功
    • 评估一个组织生活中的不合理思维

10. 策略性思维

  • 策略性思维:第一部分和策略性思维:第二部分
    • 理解并运用策略性思维
    • 策略性思维的成分
    • 策略性思维的开端

11. 监控你的社会中心倾向

  • 社会中心主义的本质 -社会中心思维就如同病状
    • 社会阶层化
    • 社会中心思维是无意识的且存在潜在威胁的
    • 在群体中以社会中心的方式使用语言
    • 通过概念上的分析揭示社会中心思维
    • 大众传媒培养着社会中心思维
    • 摆脱社会中心思维:真正良知的开端

12. 道德推理的发展机制

  • 道德推理的基础
    • 道德概念和原理
    • 道德原理的本质
    • 区分道德和其他领域的思维
    • 道德和宗教
    • 道德和社会传统
    • 道德和法律
    • 道德和性禁忌
    • 理解我们自身的自私

问答

Q: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A: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有目的、自我调节的判断,其目的是做出合理的结论,对证据进行评估,并考虑不同的观点。它是一种提升思维品质,减少错误和偏差的有效工具。

Q: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公正无偏的思考者?

A: 要成为公正无偏的思考者,需要养成认知谦逊、认知勇气、换位思考、认知一致、认知坚毅、信赖推理和思维自主等认知美德。这些特质相互依存,共同促进公正无偏的思维。

Q: 什么是自我中心主义?如何才能克服它?

A: 自我中心主义是指将每件事都与自己联系起来考虑,混淆感知与现实,自私自利,扭曲现实以维持自己特定观点或认识的倾向。克服自我中心主义需要认识到它的存在,并运用理性思维来挑战和矫正它。

Q: 思维的要素有哪些?

A: 思维的要素包括目的、问题、信息、解释、概念、假设、意涵和观点。这些要素相互作用,构成推理,并为思维的运用提供了基本逻辑。

Q: 思维的标准有哪些?

A: 思维的标准包括清晰性、准确性、精确性、关联性、逻辑性、深度、广度、重要性和公平性。运用这些标准可以评估思维的品质,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Q: 什么是策略性思维?如何运用策略性思维来提升自己?

A: 策略性思维是指理解重要的批判性思维原则,并将这些原则运用到自己身上,以促进心理上的改变。要运用策略性思维,首先要理解相关的概念和原则,然后制定行动策略,并坚持不懈地执行。

思维导图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所有希望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改善决策质量的读者,包括学生、职场人士、管理者、教育工作者以及对批判性思维感兴趣的普通读者。尤其适合那些希望在复杂环境中保持清醒头脑、做出明智选择的人。

作者背景

理查德·保罗博士是批判性思维基金会的主席,也是批判性思维中心的主任。琳达·埃尔德博士是批判性思维基金会的执行主任,也是批判性思维中心的研究员。他们都是批判性思维领域的权威专家,致力于批判性思维的教学和研究。

历史背景

本书创作于信息爆炸、变化加速的时代,全球化、技术进步和社会复杂性对人们的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日益增多的挑战和威胁,传统的思维方式已难以适应。本书旨在帮助读者掌握批判性思维这一应对复杂世界的关键工具,提升自我剖析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

章节摘要

音频

Coming S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