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社会、艺术与文化传统与时尚:中西服饰风格解读
书籍封面

传统与时尚:中西服饰风格解读

作者 周梦
18.0 分钟

摘要

传统与时尚:中西服饰风格解读

  • 本书旨在比较中西服装风格,并探索二者融合的可能性,梳理中西方服装发展脉络,阐释传统与时尚的关系。
  • 你能获得:了解中西服装差异,理解传统与时尚的交融,启发服装设计灵感。

核心内容:

1. 中西方服饰文化差异:

  • 中西方服饰就像开在不同土壤的两枝花,拥有各自的馥郁与芬芳,以及几乎完全异质的风格特点。
  • 从背景来看,前者是建立在东方文化背景下的,后者是建立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的。
  • 从造型特点来看,前者是平面的,后者是立体的。
  • 从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来看,前者是建立在“天人合一”基础之上的人与衣的和谐,后者则更注重人为的塑造,运用比例、对称、平衡、秩序、黄金分割等种种形式原则来塑造理想的“型”,体现了人与衣之间的对抗。
  • 东方平面服饰文化体系和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立体服饰文化体系,从物质层面上来看,即从服装的形态构成上来讲,一个是二维的宽衣文化,一个是三维的窄衣文化。

2. 中国传统服装的演变:

  • 从先秦到清代,中国服装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 先秦服饰以上衣下裳为主,追求“垂衣裳而天下治”的和谐。
  • 秦汉服饰趋于宽博,男子服装有袍服、 衣、襦、裤等。
  • 魏晋服饰以衫为尚,崇尚“广袖拂红尘”的飘逸风格。
  • 隋唐服饰兼容并包,女子“惯束罗裙半露胸”,大胆开放。
  • 宋代服饰趋于简朴素净,蕴含理学思想的约束。
  • 辽金元服饰具有少数民族特色,如罟罟冠等。
  • 明代服饰恢复汉官威仪,对服制有严格规定。
  • 清代服饰繁复富丽,具有吉祥寓意。

3. 西方服装的演变:

  • 从古埃及到19世纪,西方服装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 古埃及服饰崇尚简洁、宽松的风格,体现了对人体线条的自然展现。
  • 古代西亚服饰受到两河流域文化的影响,注重面料和装饰的华丽。
  • 克里特岛服饰大胆开放,女子服装多以袒胸露背为特点。
  • 古希腊服饰崇尚自由与飘逸,强调人体与服装的和谐统一。
  • 古罗马服饰庄严而高贵,多采用厚重的面料和繁复的装饰。
  • 中世纪服饰受到宗教的影响,注重对身体的遮蔽,风格较为保守。
  • 文艺复兴时期服饰崇尚人体美,服装造型多以紧身胸衣和撑裙为特点。
  • 巴洛克时期服饰华丽而繁复,多采用丝绸、蕾丝等高档面料。
  • 洛可可时期服饰追求极度女性化,多采用繁复的装饰和柔美的线条。
  • 19世纪服饰开始走向简洁,裙撑逐渐被淘汰,服装造型更加自然。

4. 中西服饰的融合与碰撞:

  • 中西服饰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交流、碰撞与融合,互相借鉴、互相影响。
  • 民国服饰是中西合璧的典范,改良旗袍将中国传统服饰与西方立体裁剪相结合。
  • 墙外之花——国际设计师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时尚设计,对西方时尚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 服装设计应该深入研究和发掘自身的民族传统精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广纳百家之后能够唯我独尊。

5. 旗袍与小黑礼服的比较:

  • 旗袍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代表了中国女性的形象,端庄素雅、婀娜娟秀,体现了东方女子含蓄而雅致的神韵。
  • 小黑礼服是西方服装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每个女性衣橱里的必备品,是“不会出错的衣服”,其简约洗练的风格代表了一种真正现代化的风貌。
  • 二者都是20世纪中西服装史上重要的两种款式。

6. 中国传统盛装与西方高级时装的比较:

  • 盛装是中国传统民族服饰中最为精致、庄重的一种,一般在节日、婚礼等重要的喜庆场合穿着。
  • 高级时装是针对高层顾客的需求设计制作的服装,是服装中的奢侈品,原创性的设计理念和完美的手工缝纫技术是高级时装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
  • 二者都是高规格的礼服,都是设计者和制作者花费大量精力和工时制成的服装,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与观赏价值。

7. 有效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 设计师应该明白,整体不是细节的叠加,中国传统服饰的精髓不是立领、盘扣、对襟、刺绣、丝绸等等元素的堆砌,而是深藏在这些元素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 元素的组合只是外化的具象的“形”,真正需要的是抓住民族文化抽象的“神”——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再把它外化为一种国际性的语言。

问答:

Q: 中国传统服装和西方服装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A: 中国传统服装注重平面造型和人与衣的和谐,而西方服装更注重立体造型和人为塑造,体现人与衣的对抗关系。

Q: 民国时期的服装风格有哪些特点?

A: 民国时期的服装风格以中西合璧为特点,出现了长袍西裤、改良旗袍等多种融合中西方元素的服装款式。

Q: 如何在服装设计中更好地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A: 应该深入研究和发掘民族传统精华,抓住民族文化抽象的“神”,再把它外化为一种国际性的语言,而不是简单地堆砌传统元素。

思维导图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服装设计师、服装院校的师生、时尚从业人员及热爱中国传统服饰的读者。对于对中西文化、服饰历史、时尚设计感兴趣的读者,本书也能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背景

周梦是一位努力学习、工作、考博的学者。她踏实、勤奋、奋发图强,近年已出版和发表了不少论著,在服装领域有深入的研究。

历史背景

本书创作于2009年,正值中国传统服饰及其文化对西方时尚服饰产生深远影响的时期。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服饰风格空前融合,但也面临风格趋同的挑战。本书旨在探讨传统与时尚的关系,为服装设计师提供借鉴,如何在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同时,深入研究和发掘自身民族传统精华,如何在广纳百家之后能够唯我独尊,保持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如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如何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

章节摘要

音频

Comming S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