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心理学何以为父:影响彼此一生的父子关系
书籍封面

何以为父:影响彼此一生的父子关系

作者 迈克尔·J·戴蒙德
18.0 分钟

摘要

好的,我已阅读完毕您提供的书籍内容,并根据您的要求,为您总结内容。

章节总结

本章节主要讲述了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父亲应该如何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以及父亲的参与对孩子的影响。同时强调了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父亲如何通过育儿使自己的人格逐渐成长、完善。

你能获得:

  • 了解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学习在孩子不同的人生阶段,父亲自己可以从育儿中“赚取的福利”。
  • 掌握如何成为一个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缺席的父亲。

核心内容:

1. 积极准备将为人父:

  • 成为父亲是一个漫长、微妙且复杂的发展过程,早在妻子分娩之前的怀孕阶段就已经开始了。

  • 在孕期,丈夫可以成为妻子的“情绪教练”和“代理人”,缓解妻子的压力,保护她和宝宝。

  • 准爸爸要有创造力,找到积极健康且具有建设性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创造力,从而排解负面情绪。

    • 详细解释:
      • 丈夫可以承担更多家务,接管妻子之前所做的一些事务性工作。
      • 丈夫可以学着承担、抱持、涵容以及调节妻子以焦虑为代表的情绪,从而使她得以全神贯注地聚焦于自己腹中正在成长的胎儿。
      • 丈夫可以通过创造,转化自己在老婆孕期产生的各种负面情绪。
    • 行动建议:
      • 丈夫陪伴妻子学习一些新的事物,共同迎接宝宝的到来。
      • 丈夫主动承担更多家务,减轻妻子的负担。
      • 丈夫可以尝试写作、绘画、音乐等创造性活动,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2. 从出生到婴儿期:一个父亲的诞生:

  • 父亲要充当警觉的守护者,保护妻子和孩子,为宝宝的降生搭建一个基础平台。

  • 父亲在孩子生命的最早期如果不能提供足够的守护和参与,那么在后期他的父性功能很可能也会打折扣。

  • 父亲要有男子气概,也要甘于“坐汽车后座”,在家庭中承担责任,支持妻子和孩子。

    • 详细解释:
      • 父亲可以帮助母亲抵御那些过度的焦虑、强烈的担忧和不必要的外界滋扰,使她免受侵扰。
      • 父亲通过看重妻子的情感需求,间接地充当了孩子的情绪教练。
      • 父亲退后一步,允许妻子与孩子之间分享他们之间的特殊联结,为孩子将来的健康发展搭建基础平台。

3. 学步期:父亲把孩子带往世间:

  • 父亲,作为“第二他者”,通过把世界介绍给孩子,来对其生活施加最初的影响。

  • 父亲要帮助儿子安全地体认“男女性别有差异”这一事实,并通过认同父亲的男性角色,探索自己天生蕴藏的男子气概。

  • 父亲要帮助儿子与母亲分化,也要帮助儿子理解:当我们为了更多地成为我们自己,而与某些人分开的时候,那些人并不会因此永远地消失或者死去。

    • 详细解释:
      • 父亲可以提供更舒适的方式,让孩子逐渐体验一种“我和妈妈并非一体”的感受。
      • 父亲会以一种更为刺激的、有活力的、新奇的且难以被预测的方式来与婴孩玩耍,这和母亲不一样。
      • 父亲可以通过做示范,用行动告诉儿子自己可以从育儿中“赚取的福利”。

4. 童年早期:父亲把俄狄浦斯阶段的男孩领进男人的世界:

  • 父亲要学会用建设性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攻击性,从而把自己的儿子安全地引向一个男性的世界。

  • 父亲在这个阶段需要让儿子接纳自己的男性性别认同,从而将他们和母亲,以及一切女性形象之间产生进一步的分化。

  • 父亲既要支持儿子,也要设立限制,教导儿子在各种社会行为中需要坚守的底线。

    • 详细解释:
      • 父亲要通过识别和控制自己的竞争冲动来帮助自己的儿子,从而让儿子看到爸爸的底线。
      • 父亲要多进行男性之间的身体接触和互动,让儿子逐渐学会与他人建立边界感。
      • 父亲可以成为“情绪教练”,通过以身作则引导儿子学习控制情绪。

5. 童年中期:鼓励孩子拥有掌控力、胜任力以及骄傲感:

  • 父亲要和儿子一起开启“干活”模式,和儿子合作做一些有创造性的事情,让儿子在行动中学习,获得胜任感。

  • 父亲要帮助儿子学会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仍然能够保持自信和骄傲,而不是轻易放弃。

  • 父亲要鼓励儿子发展抽象思维,帮助儿子理解语言的力量,从而帮助儿子更好地理解世界。

    • 详细解释:
      • 父亲要以身作则,成为儿子学习的榜样。
      • 父亲需要以过来人的身份,多和儿子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
      • 父亲通过使用语言来表达情绪,帮儿子建立认知,更好认知这个世界。

6. 青春期:从英雄到狗熊:

  • 父亲要做好准备,迎接儿子从英雄到狗熊的转变,理解青春期男孩的情绪变化。

  • 父亲在此阶段的关键职能是:共情、接纳、支持儿子找寻他在这世界上的身份,同时也要为他的找寻过程设定恰如其分的边界。

  • 父亲和儿子都要学会接受分离,认可彼此已经走在不同的人生道路上。

    • 详细解释:
      • 父亲要为儿子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让儿子可以自由地探索自己的身份。
      • 父亲要和儿子明确边界,让儿子在自由探索的时候,不至于迷失方向。
      • 父亲要尊重儿子的选择,即使这些选择和自己不同。

7. 结语:生命的弧线

  • 父亲可以有深度、有建设性地参与到儿子的生活中来,学会识别和确认儿子的独一无二性,保护他们,供养他们,引领他们,指导他们,帮助他们从男孩蜕变为男人。

  • 为了打破“强迫性重复”的循环,男人需要对自己和父亲的关系保持更强的意识觉察,尤其是对那些他自己不认同,但又潜意识内化了的父亲特质。

  • 父亲的力量和他的缺点,今天依旧存于儿子身。每当儿子反思父亲、儿子,还有自己的人生时,似乎都能看见一根无形的、富有弹性的丝弦。

    • 详细解释:
      • 父亲要帮助儿子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一味地否定。
      • 父亲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并以此来教育儿子。
      • 父亲要让儿子明白,即使自己不在了,对儿子的爱依然会伴随着他。

问答

Q: 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A: 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参与和引导,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孩子,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Q: 如何做一个“足够好的父亲”?

A: 要成为一个“足够好的父亲”,需要做到:

  • 积极准备,从怀孕阶段就开始参与。
  • 充当警觉的守护者,为孩子创造安全的环境。
  • 帮助孩子与母亲分化,带孩子认识世界。
  • 引导孩子在社会规则下学习竞争和合作。
  • 鼓励孩子发展抽象思维,用语言表达情绪。
  • 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提供指导和支持,但也要允许孩子犯错。

Q: 父亲应该如何面对青春期的儿子?

A: 面对青春期的儿子,父亲需要做到:

  • 理解儿子的情绪变化,给予共情和支持。
  • 尊重儿子的选择,允许他探索自己的身份。
  • 明确边界,引导儿子在探索的过程中不迷失方向。
  • 学会放手,接受儿子逐渐独立的事实。

思维导图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所有希望改善与儿子关系的父亲阅读,也适合心理学爱好者、教育工作者以及对家庭关系感兴趣的读者阅读。此外,本书对于那些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亲关爱的男性,以及希望更好地理解男性的女性读者,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父子关系的复杂性,并从中获得启发和指导。

作者背景

迈克尔·J·戴蒙德是一位精神分析师,心理治疗师,以及专门研究父子关系的精神分析师。他拥有超过30年的工作经验,研究人类发展,并在治疗病人的临床实践中以及见证自己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仔细观察这种发展。他的研究聚焦于理解父亲怎样帮助儿子塑造灵活且健康的男子气概,以及这种男性身份认同在一个男人的一生之中又会如何转变。

历史背景

本书创作于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正值社会对父亲角色重新审视的时期。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和双职工家庭的普及,父亲在育儿中的角色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此同时,学术界也开始关注父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并试图弥补过去研究中对父亲角色的忽视。本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父子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章节摘要

音频

Coming S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