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心理学非暴力沟通
书籍封面

非暴力沟通

作者 马歇尔•卢森堡
15.0 分钟

摘要

非暴力沟通:爱的语言,化解冲突,重获热情

  • 本书用简洁清晰的语言,教你如何通过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实现有效沟通,拥抱和谐人生。
  • 你能获得:改善人际关系,化解冲突,增进自我理解,最终让爱融入生活。

核心内容:

1. 让爱融入生活

  • 总结:生活可以对生命的美丽做出反应,爱是一种选择,让尊重、理解、欣赏等主导生活。
  • 详细解释:提醒我们借助已有的知识,让爱融入生活;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

2. 区分观察和评论

  • 总结:将观察和评论分离,避免批评,更易建立连接和理解 。
  • 详细解释: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分析,是难以做到的。
  • 举例:清晰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例如,说“欧文在过去的5场比赛中没有进一个球”,而不是说“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

3. 体会和表达感受

  • 总结:体会并清晰表达感受,促进亲情和改善工作。
  • 详细解释:表达内心的感受,不仅可以促进亲情,还可以改善工作。通过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表达感受,从而使沟通更为顺畅。在表达感受时,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
  • 行动建议:区分感受和想法,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

4. 感受的根源

  • 总结: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而非他人的言行。
  • 详细解释:要通过了解我们的需要、愿望、期待以及想法,我们不再指责他人,而承认我们的感受源于自身。
  • 行动建议:使用“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5. 请求帮助

  • 总结:清晰具体地提出请求,才能获得积极回应。
  • 详细解释: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我们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在发言时,我们将自己想要的回应讲得越清楚,就越有可能得到理想的回应。
  • 行动建议:在提出请求前,避免预设对方会不配合,或暗含威胁。

6. 用全身心倾听

  • 总结:放下成见,体会他人。
  • 详细解释:在遭遇他人的痛苦时,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可是,倾听意味着全心全意地体会他人的信息——这为他人充分表达痛苦创造了条件。
  • 行动建议:为了倾听他人,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心全意地体会对方。(a)观察,(b)感受,(c)需要,和(d)请求。

7. 倾听的力量

  • 总结:倾听使身心痊愈,预防暴力。
  • 详细解释:通过倾听,我们将意识到他人的人性以及彼此共通之处,这会使自我表达变得容易些,更能预防潜在的暴力。

8. 爱自己

  • 总结:自我关爱是重要基础,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内心冲突。
  • 详细解释:爱惜自己的关键之一是同时包容那两个不同的“我”,非暴力沟通的忧伤及自我宽恕为个人的学习和成长创造了条件 。我们越是投入服务生命的乐趣中,我们也就越爱自己。
  • 行动建议: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觉察行动反映的需要。

9. 充分表达愤怒

  • 总结:用同理心和对自身需求的清晰认知,转化愤怒为动力
  • 详细解释:充分表达愤怒的第一步是我们不再归咎于他人。如果我们认为“他让我很生气”,那么,我们难免就会指责他人。然而,实际情况是,我们心情并不取决于他人的行为.
  • 行动建议:将怒火转化为需要以及与需要相联系的情感。将愤怒转化为需要以及与需要相联系的情感

10. 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

- 总结:运用强制力是为了保护,而非惩罚。
- 详细解释:需要注意的是,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运用强制力是出于防卫的目的而不是为了惩罚对方。例如,我们抱住年幼的孩子不让他跑到公路上,那是为了他的安全。
- 行动建议:在使用防卫性的强制力时,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和他人的需要上,而不评价对方及其行为。

11. 重获生活的热情

- 总结:倾听内心,突破束缚。
- 详细解释:通过鼓励我们区分观察和评论,认识情感的根源在于个人的需要和想法,并以建设性的语言提出明确的请求,非暴力沟通帮助我们认识社会文化对个体的消极影响。一旦认识到社会文化的局限性,我们就可能突破它的束缚,至少,我们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12. 表达感激

- 总结:明确表达感谢,庆祝生命。
- 详细解释:赞扬也可能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表达感激时,我们只是为了庆祝他人的行为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品质,而不是想得到任何回报。
- 行动建议:清晰、具体地表达感激:提及对方的行动,满足的需要和你的心情。

问答:

Q: 什么是道德评判?

  • A: 道德评判是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批评、指责、辱骂、归类、比较以及评论等都是在评判人。

Q: 为什么表达感受很重要?

  • A: 表达内心的感受,不仅可以促进亲情,还可以改善工作。通过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表达感受,从而使沟通更为顺畅。在表达感受时,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

Q: 感受的根源是什么?

  • A: 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而非他人的言行; 对他人的指责、批评、评论以及分析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

Q: 如何清晰地提出请求?

  • A: 要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确保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在发言时,将自己想要的回应讲得越清楚,就越有可能得到理想的回应。

思维导图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所有希望改善人际关系、解决冲突、提升沟通技巧的读者。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家庭、工作或社会生活中经常遇到沟通障碍的人,以及心理学爱好者、教育工作者、咨询师等专业人士,本书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背景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是一位美国心理学家,非暴力沟通(NVC)的创始人。他致力于通过非暴力沟通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连接,帮助人们解决冲突,改善关系。他曾与个人、家庭、组织和政府机构合作,提供培训和咨询服务。他的工作遍及全球,包括在冲突地区进行和平调解。

历史背景

《非暴力沟通》的产生与作者马歇尔·卢森堡的个人经历和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动荡和冲突频发,卢森堡博士受到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启发,开始探索一种新的沟通方式,以应对社会中的暴力和冲突。他的工作也受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强调人的价值和潜力。

章节摘要

音频

Coming S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