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心理学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书籍封面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作者 高铭
18.0 分钟

摘要

精神病人的世界

  • 本书作者接触过许多精神病人,发现他们虽异于常人,却有清晰的世界观,实则与“正常人”沟通更难。
  • 你能获得:对精神病人世界的独特视角,重新审视“正常”与“异常”的定义,以及对沟通本质的深刻理解。

核心内容:

1. 精神病人并非不可理喻,他们只是拥有与常人不同的世界观。

  • 精神病人也有各种性格,与常人无异,他们只是做一些“正常人”不能理解的事。
  • 举例:一个妄想症患者坚信自己是小说主角,并以此解释自己的行为。
  • 沟通建议:了解他们的世界观是有效沟通的关键。

2. 梦境可以成为现实,甚至影响人的生活。

  • 患者的连续性梦境越来越恐怖,梦中人物“影子先生”想与她同归于尽。
  • 患者在梦中不断坠楼,醒来的时间越来越晚,逐渐接近死亡。
  • 医生通过睡眠观察发现,患者做梦时间极短,身体会产生剧烈反应。
  • 详细解释:梦境的真实性让患者分不清现实与虚幻,最终导致精神崩溃。

3. 四维生物超越时间,对三维生物有不同看法。

  • 少年认为自己能感觉到绝对四维生物的存在,并试图用物理学知识解释。
  • 绝对四维生物可以跨越时间,看到三维生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如同看待蠕动的虫子。
  • 详细解释:绝对四维生物不考虑因果关系,对时间的理解与人类不同。

4. 多重人格源于内心创伤,不同人格互相影响。

  • 患者体内存在“她”和“他”两种人格,并坚信自己有个哥哥。
  • 实际上,不存在的哥哥是“她”的多重人格,最终被“他”杀死。
  • 患者用《三只小猪》的故事来掩盖内心痛苦,讲述真实版的故事。

5. 突破进化惯性,个体生活在自然界。

  • 患者认为人类应突破群居的进化惯性,回归自然,过个体生活。
  • 在野外狩猎,摆脱城市生活的束缚,实现人类进化。
  • 详细解释: 城市生活限制了个体发展,回归自然可以减轻社会压力,促进人类进化。

6. 人类的感官会欺骗我们,要用心去看世界。

  • 女孩能把人看成动物,她所看到的,也许是人们真实性格的映射。
  • 通过散瞳状态,她可以“虚着”看人,看到不同的动物形象。
  • 详细解释:鼻犁器可能让她拥有更强烈的感知能力,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世界。

7. 颅骨穿孔可能带来异能,也可能带来恐怖。

  • 患者为了获得异能,进行了颅骨穿孔手术,结果却看到了鬼魂。
  • 鬼魂不断在患者身边出现,掏出自己的内脏,让他备受折磨。
  • 详细解释: 患者被手术后的幻觉所困扰,精神崩溃,最终自杀。

8. 生命有不同的形式,石头也是一种。

  • 患者认为蚂蚁是细胞,石头也是生命,只是存在形式不同。
  • 蚂蚁是“松散生命”,整个蚁群才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
  • 石头会经历磨损而“死亡”,构成地球的养分最终会聚集在一起形成石头。
  • 详细解释: 生命形式多样,石头具有漫长的生命周期,以自己的方式存在。

9. 杀戮源于天性,是无法抑制的欲望。

  • 连环杀手认为自己是“杀戮动物”,杀人是天性,如同狮子老虎捕食。
  • 杀人是为了获得满足感,如同动物本能的狩猎行为。
  • 详细解释: 杀戮是天性,没有理由和内疚,只是为了满足内心的欲望。

10. 释放精神,才能体会真正的味道。

  • 患者通过自我封闭,释放精神,体会感觉的存在,达到一种信马由缰的状态。
  • 自我封闭可以让人更接近世界的本质,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感觉。
  • 详细解释: 精神的存在可以超越感官,让人获得更深层次的认识。

11. 人类是细菌的奴隶,文明只是表象。

  • 患者认为人类是细菌文明的生物工厂,为细菌提供养分。
  • 细菌可以制造和毁灭文明,人类只是被细菌奴役的工具。
  • 详细解释: 细菌的存活能力远强于人类,随时可以毁灭人类文明,建立新的文明。

12. 情感是珍贵的,值得永远铭记。

  • 老太太无法接受丈夫去世的事实,活在过去的记忆中。
  • 卡片上的一段文字,表达了对丈夫真挚的感情,让人动容。
  • 详细解释: 情感是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值得永远铭记。

13. 真正的世界,要用万物的眼睛去看。

  • 患者通过模仿别人,最终明白要用天的眼睛去看天,用云的眼睛去看云。
  • 只有摆脱自我意识的束缚,才能看到真正的世界。
  • 详细解释: 真正的世界不是主观意识的投射,而是客观存在的真实。

14. 时间的尽头是重力扭曲造成的平衡,也是没有时间概念的地方。

  • 患者认为自己去过时间的尽头,那里没有时间,可以同时向所有方向前进。
  • 绝对四维生物可以先看到我们死亡,再看到我们出生,没有前后因果。其实这个我很早就理解了:时间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们。
  • 详细解释: 在时间的尽头,所有的过程就是没有过程,因果关系也失去了意义。

15. 孤独的守望者,孤独地等待着救援。

  • 患者反复梦到自己是世界末日后唯一的幸存者,孤独地等待着救援。
  • 梦境过于真实,让患者备受折磨,无法摆脱孤独感。
  • 详细解释: 孤独感是精神上的巨大折磨,远比肉体上的痛苦更难忍受。

16. 雨默默的下,洗涤着心灵的尘埃。

  • 女孩能看到每天的颜色,并用黑色镜架来阻挡不喜欢的颜色。
  • 她压制着恐惧告诉我:影子先生的五官,在不停的变换着形状,彷佛很多人的面孔,快速的交替浮现在同一张脸上。
  • 详细解释: 每天的颜色是她对世界的独特感知,也是她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受。

17. 内心深处,每个躯壳在一开始就被注入了两种特性:神的祝福和恶魔的诅咒.

  • 患者认为所有人天生就被注入了神的祝福和恶魔的诅咒。

思维导图

目标读者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目标读者群体广泛,包括:

  1. 对心理学、精神病学感兴趣的读者: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精神病人的内心世界,有助于读者了解精神疾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 对哲学、宗教、科学等领域有思考的读者:书中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挑战了人们对现实的认知,能够引发读者对自身和世界的深刻思考。
  3. 寻求精神慰藉和启发的读者:本书展现了精神病人在困境中的思考和探索,能够给读者带来精神上的慰藉和启发。
  4. 希望了解社会另类群体的读者:本书展现了精神病人群体的生活状态和思维方式,有助于读者了解社会的多样性。
  5. 心理学、医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和从业者:本书提供了一种非传统的视角,有助于他们更全面地理解精神疾病。

总而言之,适合具有一定思辨能力和开放心态,愿意挑战传统认知,并对人类意识和精神世界感兴趣的读者。

作者背景

高铭,原名塔塔的死亡周刊,是一位中国作家。他并非心理学或医学专业出身,而是凭借对精神病患者的长期接触和观察,以及大量的阅读和研究,创作了《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他的背景更偏向于文学创作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历史背景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创作于21世纪初,正值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日益关注的时期。社会转型带来的压力和焦虑,使得人们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和理解需求增加。同时,互联网的普及也为作者提供了接触精神病人群体和获取相关知识的途径。这本书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精神健康的关注和对另类思维的探索。

章节摘要

音频

Comming S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