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历史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第7版新校本 上下册套装)
书籍封面

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第7版新校本 上下册套装)

作者 斯塔夫里阿诺斯
18.0 分钟

摘要

好的,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内容总结专家的身份,对《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第7版新校本)下册的内容进行总结。

《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第7版新校本)下册总结

  • 本书下册主要讲述了1500年后西方文明的扩张及在世界占据优势地位,以及20世纪西方衰落与成功的并存。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并分析了殖民地民族主义起义、两次世界大战等重大事件,探讨了全球统一性及未来发展趋势。
  • 通过阅读本书,你能了解全球化进程中西方的崛起与衰落,理解当今世界格局的形成,并对人类的未来走向有更深刻的思考。

核心内容:

1. 西方扩张的伊比利亚阶段与西北欧阶段

  • 伊比利亚阶段(1500-1600年):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进行海外扩张,瓜分世界,征服美洲,但最终因内部问题和西北欧的竞争而衰落。
    • 详细解释:西班牙和葡萄牙虽然早期占据领先地位,但由于经济结构、社会观念等方面的局限,未能充分利用殖民地带来的机会,反而被西北欧国家超越。
  • 西北欧阶段(1600-1763年):荷兰、法国和英国崛起,在美洲、亚洲和非洲建立殖民地,争夺霸权,最终英国胜出。
    • 详细解释:西北欧国家在经济、技术和政治制度上更具优势,能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从而在竞争中胜出。

2. 俄国在亚洲的扩张

  • 俄国向亚洲扩张,征服西伯利亚,控制乌克兰,对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影响。
    • 详细解释:俄国通过陆路扩张,将势力范围扩展到亚洲,但也面临着与当地民族的融合、管理等问题。

3. 全球统一性的开始

  • 随着西方的扩张,世界开始形成新的全球性视野,人类、动物和植物在全球范围内扩散,经济和政治关系也日益紧密。
    • 详细解释:全球化进程加速,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但也带来了文化冲突、环境问题等挑战。

4. 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

  • 欧洲发生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
    • 详细解释:科技革命为西方带来了巨大的生产力和军事优势,使其能够更好地控制世界。
  • 欧洲发生政治革命,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思想兴起,冲击着旧的社会秩序。
    • 详细解释:政治革命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也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民族解放运动。
  • 俄国、中东、印度、中国和日本等地区在西方的影响下发生变革,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 详细解释:西方的影响加速了这些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但也带来了殖民统治、文化冲击等问题。
  • 非洲被瓜分,欧洲的影响深入到非洲的各个方面,但也给非洲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 详细解释:欧洲列强瓜分非洲,掠夺资源,奴役人民,给非洲带来了长期的贫困和动乱。
  • 美洲和波利尼西亚的土著居民在欧洲扩张的影响下,遭受了种族灭绝和文化破坏。
    • 详细解释:欧洲殖民者对美洲和波利尼西亚的土著居民进行了残酷的压迫和剥削,导致其人口锐减,文化衰落。

5. 1914年以来西方衰落与成功的世界

  • 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促进了殖民地民族主义起义。
    • 详细解释:一战暴露了欧洲文明的弱点,也激发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意识。
  • 1929年大萧条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加剧了各国的矛盾和冲突。
    • 详细解释:经济危机导致社会动荡,极端主义思潮抬头,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也加速了殖民地解放的进程。
    • 详细解释:二战摧毁了欧洲的殖民体系,促进了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蓬勃发展。
  • 冷战时期,世界被划分为两大阵营,美苏争霸,给世界带来了长期的紧张和对抗。
    • 详细解释:冷战是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的对抗,但也促进了科技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 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 详细解释:苏联解体标志着一种意识形态的失败,也给世界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 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社会和环境,但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和挑战。
    • 详细解释:科技进步提高了生产力,但也带来了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等问题。

问答:

Q:全球通史第七版主要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A:本书第七版主要关注两大核心问题:一是后殖民世界中第三世界平等发展权问题,二是现代科技的负面影响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Q:为什么作者认为21世纪世界面临着巨大危险,但也拥有巨大潜力?

A:作者认为,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人权意识全球觉醒,有望推动人类向自由王国飞奔,但同时也带来了核战争和环境恶化的风险,需要人类用正确的伦理导向来引导技术的发展。

Q: 《全球通史》以1500年为界划分历史有何意义?

A:这种划分突出了西方在1500年后的兴起和优势地位,并有助于消除中国读者头脑中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之间的“时间位差”,把对中国历史的理解和认识真正融入对整个世界历史的理解和认识中去。

Q:书中所说的“受到阻滞的领先”是什么意思?

A:指的是最具适应性、最成功的社会要在转变时期改变和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是极为困难的,相反,不太成功的落后社会更有可能适应变化,突飞猛进。

Q:全球统一性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

A:全球统一性带来了新的全球性视野、人类动植物的全球性扩散,促进了经济、政治和文化关系的全球化。

Q: 什么是“白人的负担”?

A:指19世纪欧洲人认为自己有义务将文明之光带给世界上“劣等”民族,以此为殖民扩张辩护的种族主义观念。

思维导图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对世界历史感兴趣的读者,特别是希望了解全球史观、拓展历史视野的读者。无论是历史专业的学生、学者,还是对世界历史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都能从中获益。

作者背景

斯塔夫里阿诺斯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曾获古根海姆奖、福特杰出教师奖和洛克菲勒基金奖等学术荣誉。他一生学术成就斐然,著有多部影响深远的著作,是全球史思潮的奠基人。

历史背景

《全球通史》的创作背景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全球史思潮”,作者力图突破传统西方中心论的限制,以全球视野来阐释历史,为构建全球史学提供借鉴。

章节摘要

音频

Comming S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