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科学与自然够笑一年的奇葩人体冷知识
书籍封面

够笑一年的奇葩人体冷知识

作者 SME
15.0 分钟

摘要

够笑一年的奇葩人体冷知识

  • 这本书用幽默风趣的语言,颠覆你对身体的认知,让你在笑声中get各种奇葩又有趣的冷知识。
  • 你能获得:饭桌上的谈资,成为朋友圈里的“百事通”,还能更了解自己,从而更爱惜身体。

核心内容:

1. 人脸的进化史可能是一部“打脸”史

  • 古人类突出的眉脊可能用于展现社会地位,但现代人平坦的前额和灵活的眉毛更利于传达情绪。
  • 眉毛:巧妙移动眉毛传达心思,双眉上扬表欣喜,单眉上扬表疑问,眉毛下拉表生气,皱眉表不同意。
  • 眼白:人类独有的大面积眼白,增强了眼神交流的效率,促进了合作共赢。
  • 表情联动:全世界通用的“生气脸”是皱眉、噘嘴、张大鼻孔、眯眼等联动的结果,盲童也会做。

2. 人类女性失去了明显的发情期,这是一种更聪明的繁殖策略

  • 其他动物都有固定的发情期,而人类女性一年365天都可能怀孕。
  • 雄性无法准确检测到雌性排卵期,不得不与一个雌性多次交配,增加了“父方亲代投资”。
  • 雌性隐藏排卵是为了减少“杀婴事件”的发生,从而更好地保护幼崽。
  • 倭黑猩猩的隐藏排卵方式与人类相反,它们长时间地显示出发情期特征,让雄性难以分辨哪些孩子才是自己的。

3. 塔斯马尼亚岛效应:环境封闭和人口过低会导致文明退化

  • 塔斯马尼亚岛与澳大利亚大陆隔绝,岛上居民逐渐失去了制作基础工具的技能。
  • 封闭环境、人口规模太小,无法传承现有技术与文明,被称为“塔斯马尼亚岛效应”。
  • 地球也是宇宙中的一座孤岛,人类文明或许有一天也会达到极限。

4. “北京人”并非现代中国人的祖先,而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灭绝的旁支

  • 分子人类学研究表明,现代人于10万-20万年前在非洲东部出现,6万年前才进入东亚。
  • 以“北京人”为代表的亚洲直立人只是人类演化过程中灭绝的旁支,没有留下后代。
  • 追溯历史: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北京人”头盖骨在运送过程中遭到日军拦截,至今下落不明,成为考古学史上的世界奇案之一。

5. 人类擅长长跑,甚至还加速了人类的进化

  • 早期人类通过耐力狩猎,将猎物追到精疲力竭后再近身猎杀。
  • 人类体表无毛且大量出汗,散热效率高,可以在高温下长时间奔跑。
  • 人类还具有发达颈部韧带、短脚趾、强壮肌腱、足弓等适应长跑的身体结构。
  • 跑步还能促进大脑内啡肽释放,带来欣快感。

6. 人类褪去体毛是为了散热,但头顶的头发却保留了下来以保护大脑

  • 人体体表覆盖着约500万根毛发,但大多数是几乎看不见的汗毛。
  • 奇女子阿莎的头发可以长到16.8米,可能是因为她扎的是脏辫,可以让头发在头皮上更好地坚守阵地。
  • 散热:体毛丧失是人类为了在烈日下追逐猎物时方便散热。
  • 保护大脑:头发则保留了下来,以保护珍贵的大脑不至于过热。

7. 胎生为胚胎提供了保护、营养和稳定的发育条件

  • 鱼类:大多数硬骨鱼类卵生,少数软骨鱼类卵胎生。
  • 爬行类:羊膜卵的出现为脊椎动物登上陆地和繁殖后代创造了必需的条件。
  • 哺乳动物:胎生,胚胎通过胎盘和脐带吸取母体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
  • 胎盘保证了哺乳动物的高效繁衍,也减少了在孵卵上花费的时间。
  • 鱼化石改写脊椎动物的胎生历史:有科学家发现了一具3.8亿年前的海洋古鱼类化石,上面定格了一条鱼妈妈正在胎生分娩小鱼的瞬间。

8. 男性睾丸悬挂在体外是为了冷却降温,保证精子活性

  • 精子生存的最佳温度是35℃左右,而腹腔内温度为37℃。
  • 阴囊皮肤皱褶多,散热面积大,提睾肌可调节睾丸位置。
  • 精子进入女性生殖道后,上升的温度能有效地“激活”精子,促进受孕。
  • 睾丸的“累赘假说”认为睾丸是一种展现男性遗传品质的装饰品,与孔雀的羽毛类似。

9. 不爱吃“苦”?可能是你赢在起跑线上了

  • 对苦味的厌恶是刻在基因里的,带苦味的物质往往意味着有毒、有害。
  • 脊椎动物拥有苦味受体基因TAS2Rs,可以识别出几千种苦味物质。
  • 人类的苦味味蕾在五大味觉中最发达,表明苦味基因受到自然选择而被最多保留下来。
  • 成人能吃苦,是因为知道这些苦味不会真正杀死我们,并且可以通过适应训练来调节口味。

10. 月经是女性子宫对抗胚胎的结果,反映了母亲对自己子宫的控制权

  • 月经是子宫在为抵御精子带入的病原体。
  • 子宫内膜变厚是为了使自身免受被贪婪、自私的胚胎索取得“渣都不剩”。
  • 子宫内膜的脱落是为了摆脱不良的胚胎,在没有任何怀孕迹象出现时,有30%-60%的胚胎就是以这种方式被毫不客气地丢弃的。
  • 从进化论中自然选择的角度来看,这也是能够自洽的。

11. 人体充满了进化残留,比如阑尾、动耳肌和男性乳头

  • 腹直肌分节是鱼类特征的残留,
  • 耳郭外沿残存的达尔文点是高等动物耳尖部分。
  • 人类还保留了三块动耳肌,用于控制耳郭朝向。
  • 男性的乳头也是胚胎发育过程中无差别地长乳头所致。
  • 因四肢短,不易散热。

12. “丑爆了”的单眼皮、短腿、大脸、塌鼻,才是祖先称霸雪原的必备硬件

  • 为了在寒冷环境中生存,东亚人演化出了小眼睛、单眼皮、厚眼皮、眼窝内脂肪增多等特征,以减少热量散失。
  • 东亚人有更浅色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能吸收光线,减少光的散射从而保护眼内组织免受氧化损伤。
  • 大脸、短腿、塌鼻等特征,也符合艾伦法则,有利于减少散热。

13. 原来人眼不过是“残次品”?

  • 人眼最大的缺陷是视网膜“反贴”,导致盲点和视网膜脱落等问题。
  • 节细胞在外、感光细胞在内的 “ 设计 ” 。当光线射入瞳孔时,要先经过节细胞和双极细胞,最后才能到达感光细胞。
  • 光线射入瞳孔时,要先经过节细胞和双极细胞,最后才能到达感光细胞。这好比于,在照相机的胶片前面,外贴了一张半透明薄膜。
  • 章鱼的眼睛才是正确的设计,感光细胞朝向光线进入的方向,神经纤维位于感光部位的后方。
  • 人眼虽不完美,但也有聪明之处,如黄斑能消除干扰,提高分辨率。

14. 人类有46条染色体,但黑猩猩有48条,这是怎么回事?

  • 人类2号染色体是由黑猩猩的两条染色体融合而来,并非基因丢失。
  • 罗伯逊易位是一种染色体变异,可能导致后代染色体数量异常。
  • 染色体数目变多或变少在演化史上很平常。
  • 46条染色体并没有带来明显的优势,也许只是染色体融合创造出了一些有优势的新基因,也或许只是在某次浩劫过后人类祖先只剩46条了。

15. “爱上”笨蛋尼安德特人的人类祖先,给现代人留下了一个遗传病“大礼包”

  • 智人曾与尼安德特人交配,并将他们的祖传基因遗传下来。
  • 这些基因与抑郁症、过敏、肥胖、尼古丁上瘾、自身免疫疾病等风险相关。
  • 尼安德特人对环境的适应。

16. 视错觉:眼睛的错觉与大脑的真实

  • “旋转的舞女”是一种剪影错觉,大脑会主动补全深度信息,导致观察者看到不同的旋转方向。
  • 凹脸错觉是人眼偏爱将凹陷的形状看成是凸起状导致。

17. 脸盲症:人脑的识别误区

  • 面孔吸引力是指面孔所诱发的一种积极愉悦的情绪体验,并驱使他人产生接近意愿。
  • 颜值高低还与平均脸、对称性和性别二态性有关。

18. 大脑:半球切除,认识人脑

  • 一名法国男子44岁,脑组织却因脑脊液的挤压薄得就像一张纸,但与正常人并无差别。
  • 手术切除整个脑半球, 治疗癫痫的方案。
  • 人脑的大脑半球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现象。

19. “空想性错视”:大脑的幻觉

  • 大脑在外界毫无意义的刺激下,如面对模糊、随机的图片时,却能赋予这些图片一个实际的意义,也就是所说的 “ 脑补过多 ” 。

思维导图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对人体科学、进化、心理学等领域感兴趣的普通读者,特别是喜欢轻松幽默风格的科普爱好者。无论年龄、性别、职业,只要你对人体奥秘充满好奇,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乐趣和知识。

作者背景

SME is the author of the book. More information about SME's background is not available in the provided text.

历史背景

本书创作于2020年,正值科普读物兴盛时期。作者以轻松幽默的风格,结合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旨在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同时,本书也反映了人们对自身的好奇和探索精神,以及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关注。

章节摘要

音频

Coming S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