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陈独秀等人并非不赞同农民的更进一步的主张,他们反对这种主张,与国民党新右派如蒋介石等人反对这种主张的原因是根本不同的。蒋介石等人从根本上就认为这种激进的农民运动是不对的,他们是站在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来反对。陈独秀等人觉得当时反帝反封的革命,只能依靠国民党,依靠国民革命军来完成,如果农民运动可能会导致北伐军官的不满,从而导致北伐流产,导致统一战线破裂的时候,他们就反对了。
A: 因为要实行二五减租,需要共产党在农村中的组织、农民协会的骨干分子等具体的人去推动,国民党不会用强制力量去推,没有强力就落实不下去。就算同意减租,地主也能想出各种办法抵制。国民党自己也想解决土地问题,但由于腐败和勾结,也推行不下去。所以不发动群众,二五减租只能是空文。且一旦发动群众,就很难按照条条框框限制,结果就是完全把农民运动压下去。
A: 这句话的意思是纠正偏差必须过头一些,否则常常难以达到目的。在农民运动中,如果对地主阶级的清算和批判不够彻底,就无法真正推翻封建剥削制度,农民就无法获得解放。
对中国近现代史、农民运动、社会阶级分析感兴趣的读者,以及希望了解毛泽东早期思想的读者。
该书创作于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道路的早期阶段,正值国共合作时期,但两党在农民运动等问题上存在深刻分歧。本书旨在分析和解读在这一背景下,毛泽东对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