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 本书旨在帮助投资者从零开始掌握指数基金投资,通过实战案例和技巧,让读者学会挑选、估值、配置和交易指数基金,最终实现理财目标。
你能获得:
投资理财要谨记三个常识:风险和收益成正比,人取我弃、人弃我取,理性投资、远离杠杆。
对于没有足够时间和精力的上班族,定投指数基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要根据自己的性格,找到属于自己的投资方式。
详细解释:
指数基金可以分散投资风险,投资费率较低,牛市中收益表现优异。
长期来看,绝大部分主动基金难以战胜同期市场指数,指数基金能够战胜绝大部分主动基金的投资业绩。
详细解释:
指数投资凭借其特有的优势一次次证明其存在的价值,并最终成为可与主动投资分庭抗礼的市场流派。
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长期来看,大多数主动基金难以战胜指数。
ETF的出现促进了指数化产品跨越式发展,信息技术进步消除信息不对称并带来投资便利性。
详细解释:
选择低成本基金:被动型基金优于主动型基金,低换手率的优于高换手率的。
认真考虑成本:购买无发行费用的基金,选择优秀咨询机构的研究报告。
不要过高评价明星基金:历史业绩的参考意义在于分析基金业绩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大的未必是好的:太多的钱会损害投资效果。
不要持有太多基金:没有必要持有5只以上的股票基金。
详细解释:
巴菲特认为,投资股票最好的方式是直接去买手续费低廉的指数型基金。
巴菲特不赞成投机行为,投资者应该远离股票的短线交易。
巴菲特一直坚守长期投资的理念,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购买指数基金是更适用于他们的投资建议。
详细解释:
金融投资产品占美国家庭资产比例不断上升,美国家庭理财依赖于专业机构,共同基金在美国养老金投资中占据半壁江山,股票型基金仍是公募基金投资者首选。
指数型基金产品是美国投资者的最爱,指数产品不断替代主动投资产品,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股票指数型基金产品。
详细解释:
指数主要分为综合指数、规模指数、行业指数、风格指数、主题指数、策略指数6大类。
指数从资产类别来区分,主要可以分为股票指数、商品指数、债券指数、海外股票指数等。
详细解释:
指数的加权方式包括:市值加权,基本面加权,等权重,GDP加权,波动率加权等。
详细解释:
了解对应指数的编制信息,分析市值、行业和十大权重股,了解指数的历史走势表现,进行指数的价值分析。
详细解释:
不同的估值方法适用于不同行业、不同财务状况的公司,对于不同公司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谨慎择取不同估值方法。
详细解释:
场内指数基金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可以通过证券公司交易软件进行买入和卖出交易;场外指数基金通过银行、证券公司、第三方销售平台的代销,以及基金公司直销方式进行申购和赎回、不能在沪深交易所进行买卖。
详细解释:
国内指数基金类型有场外指数基金、ETF、LOF三大类型。
详细解释:
A类通常为“前端收费份额”,B类通常为“后端收费份额”,C类通常为“销售服务费模式”。
货币基金A/B的管理费和托管费都是一样的,只是销售服务费有所不同。
分级基金A类份额——融出资金的低风险份额,分级基金B类份额——融资炒股的高风险份额。
详细解释:
对于跟踪相同标的指数基金首选不要买分级指数基金,因为分级指数基金管理费和托管费均高于普通指数基金,且跟踪误差较大。
对于短线投资者,若投资者觉得自己持有基金份额肯定不会超过1年的,老罗建议大家选择C份额,这样会比买A份额更省钱。
详细解释:
贝塔系数(β)衡量基金的投资组合收益的风险大小;阿尔法系数(α)代表超额收益。
详细解释:
Smart Beta策略是除传统的只做多的市值加权指数之外的指数。
详细解释:
年复合收益率=期初股息率+市盈率的变化率+盈利增长率。
详细解释:
本书既适合基金投资的新手,也适合希望进一步提升指数投资能力的投资老鸟。对于很多上班族而言,如果平常几乎没有研究股票和基金的时间和精力,那么定投指数基金将会是一个不错的投资方式,这类投资者可以好好看看老罗关于定投章节的内容,从中可以学习到定投的优势、定投金额、定投品种以及止盈的方式等相关知识。对于爱好学习以及时间充裕的投资者来说,可以通过学习本书,掌握如何挑选一只好的指数基金,学会运用指数估值数据选择指数基金,并且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合理运用不同策略投资指数基金,了解指数基金产品进行低风险套利的方法,最终通过学会更多的指数投资相关知识,来帮助自己更好地进行投资理财。
本书的创作背景是指数基金作为一种重要的投资理财品种,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接受和喜欢。大家已经不满足于银行理财的那几个点的收益率,希望找到一种能够获得更高收益率的投资方法。本书的写作初衷是写一本让大家能看懂的、干货满满的、注重实战而不是理论知识和教条堆砌的指数投资书籍。即帮助更多投资者玩转指数基金,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