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南怀瑾先生对《金刚经》的讲记,深入浅出地解读了这部经典,强调其超越宗教性的大智慧,及其对人生修养的指导意义。通过对经文的逐品分析,剖析疑难,并结合生动的故事和偈颂,引导读者领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真谛,破除一切相,直指成佛之道。 你能获得:
A: 不是的,《金刚经》并没有一句说空,空只是人们对经典的一种妄解,是虚妄的理解,并不是佛祖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
A: 需要信心清净,需要先断掉我人众生等所有妄念。
A: 必须要到达三果罗汉,就是长揖世间的境界。
A: 这句话指出了学佛的真精神。修行不应局限于特定形式,而应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将佛法融入生活,而非脱离实际。
本书适合对佛学、哲学、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读者,以及希望提升自身智慧、寻求心灵平静的人士阅读。尤其适合具备一定佛学基础,希望深入了解《金刚经》精髓的读者。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金刚经》的要义,即使没有深厚的佛学知识,也能轻松入门。同时,书中还融入了作者南怀瑾先生的人生智慧和修行经验,能够帮助读者在生活中更好地运用《金刚经》的智慧,提升人生境界。
《金刚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它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由姚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六年(404)译出。问世之后,即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纂要、注解、夹颂、宣演、义记、采微、集解、科释、宗通、决疑、大意、直说等各种注疏达一百多种。经中主要论述了“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一切现象(物理的和心理的)“性空幻有”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