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个人发展参考周刊|Vol.39 人生苦短,想做就立刻行动
书籍封面

参考周刊|Vol.39 人生苦短,想做就立刻行动

作者 保罗 · 格雷厄姆, James Clear, 埃隆 · 马斯克, 安德鲁 • 阿伯特, John Salvatier
15.0 分钟

摘要

人生苦短:想做就立刻行动

  • 人生短暂,莫要虚度,对想做的事立即行动,别等失去才后悔。
  • 你能获得:把握当下,活在当下,避免遗憾,提升行动力,享受人生。

核心内容:

1. 人生苦短,别浪费时间在“bullshit”上:

  • 详细解释:识别并剔除生活中不必要的会议、无意义的争论、官僚作风等浪费时间的事情。这些“bullshit”可能以外部强加或自我欺骗的方式进入你的生活。
  • 行动建议:有意识地把避免“bullshit”的优先级排在金钱和荣誉之上,寻找能减少浪费你时间的老板或客户。

2. 避免陷入网络争论的泥潭:

  • 详细解释:当别人反驳你时,可能只是本能地为自己辩护,但大多数情况下最好不要这样做,否则会浪费你的生命。

3. 主动寻找对自己真正有意义的事物:

  • 详细解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重要的是花时间识别对自己而言真正有价值的事物,并投入其中。
  • 举例:对有些人来说,和朋友喝咖啡比追求世俗的成功更有意义。
  • 行动建议:多花时间陪伴孩子,他们能让你把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4. 对最想做的事情,培养一种不耐烦的习惯:

  • 详细解释:不要等,现在就去爬山,现在就去写书,现在就去看望你的母亲。
  • 行动建议:不要等,就是别等。

5. 珍惜手头上已有的:

  • 详细解释:通过更加仔细地关注自己所拥有的时间,你可能会收获得更多。让时间不知不觉地流逝是件很容易的事,要有意识地放慢时间。
  • 行动建议:留心生活中那些完美的瞬间,并充分利用每一次经历,从中获取所有可能的教训和价值。

问答

Q: 如何避免被人生打个措手不及?

A: 有意识地觉察到人生苦短,对最想做的事情培养一种不耐烦的习惯。

Q: 如何找到对自己真正有意义的事物?

A: 花时间识别对自己而言真正有价值的事物,并投入其中。

Q: 如何珍惜手头上已有的时间?

A: 更加仔细地关注自己所拥有的时间,留心生活中那些完美的瞬间,并充分利用每一次经历,从中获取所有可能的教训和价值。

专注力的终极指南:如何提升专注力与注意力?

  • 专注的关键在于排除干扰,选择重要事项,衡量成果,拥抱过程,有效管理精力。
  • 你能获得:提升工作效率,保持个人专注,掌握科学策略,克服分心,实现目标。

核心内容:

1. 专注的本质是排除干扰:

  • 详细解释:只有当我们对一个选项说“是”,同时对所有其他选项说“不”时,才能真正做到专注。排除干扰是专注的前提。

2. 使用沃伦·巴菲特的“两张清单”策略:

  • 详细解释:
    • 步骤 1:写下你职业生涯最重要的 25 个目标。
    • 步骤 2:圈出你认为最重要的 5 个目标。
    • 步骤 3:将剩下的 20 个目标视为“不惜一切代价都要避免去做的事”,不要花费任何时间和注意力在它们上面。
  • 作用:迫使你做出艰难的决定,淘汰那些看似有效占据我们时间却并未真正高效利用时间的活动。

3. 衡量你的成果:

  • 详细解释:大脑需要定期确认我们是否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缺少这种反馈会让我们感到迷茫。对我们达成的成就进行量化和评价,可以帮助我们保持专注和集中。

4. 专注于过程,而非事件:

  • 详细解释:将成功视为一个可以达成和完成的事件是错误的。那些能够持续专注于他们目标的人,使他们与众不同的不是某个特定的事件或结果,而是对过程的投入。

5. 提高专注力的实用建议:

  • 详细解释:
    • 选择一项“锚定任务”:为每个工作日设定一个(且仅一个)最优先任务。
    • 管理你的精力,而非时间:将需要高度专注的工作安排在你一天中精力最充沛的时刻。
    • 中午之前绝不查看电子邮件:消除所有干扰,电子邮件往往是最让人分心的因素之一。
    • 把手机放在另一个房间:如果没有短信、电话或提示打扰你,你会更容易集中精力工作。
    • 在全屏模式下工作:每当我使用电脑上的应用程序时,我都会使用全屏模式。

问答

Q: 为什么我们很难集中注意力?

A: 大多数人的问题不在于无法专注,而在于难以做出决定。只要我们能排除干扰,大多数健康人的大脑实际上都能够集中注意力。

Q: 什么是切换成本?

A: 切换成本是指当我们在将注意力从一项任务转移到另一项时,我们的工作效率会受到干扰。

Q: 如何才能增加注意力持续时间并保持专注?

A: 可以采取两个简单的步骤:衡量你的成果和专注于过程,而非事件。

马斯克给 TESLA 的全员邮件:中途离开,是对低效会议最大的尊重

  • 聚焦目标,提升精度,控制成本,高效沟通,尊重时间,常识判断,持续改进。
  • 你能获得:提升生产力,优化团队协作,高效沟通技巧,改善会议效率,追求卓越。

核心内容:

1. 设定明确的生产目标并持续追踪:

  • 详细解释:设定具体的月度生产目标,并要求所有部门和供应商证明他们具备实现这些目标的能力。
  • 行动建议:任何无法达到目标的部分需要提供充分的解释和解决方案,并直接汇报。

2. 追求极致的制造精度:

  • 详细解释:将Model 3的制造精度提升到其他汽车的十倍,确保车主测量车身尺寸、面板缝隙或平整度时发现数据与Model 3的标定规格一致。

3. 严格控制支出,创造利润:

  • 详细解释:仔细审查全球范围内的每一笔支出,只要没有充分的理由,一律砍掉。超过一百万美元的资本支出应暂停,直到明确批准。

4. 减少内部承包公司,避免成本增加:

  • 详细解释:特斯拉内部存在过多的承包公司,导致成本增加却没有产生效益。
  • 行动建议:承包公司应将接下来的一周视为展现卓越表现的最后机会,任何未能达到特斯拉卓越标准的公司将在下周一终止合同。

5. 提高生产力的建议:

  • 详细解释:
    • 取消所有大型会议,除非你确信它对每个参会人都有帮助。
    • 除非你正在处理非常紧急的事情,否则不要频繁开会。
    • 当你明显感到自己没有为会议带来额外价值时,应果断离开或挂断电话。
    • 不要使用缩写词或无意义词汇来指代物体、软件或流程。
    • 沟通应该直接、高效,按照完成任务所需的最短和最直接的路径进行。
    • 允许信息在所有层级之间自由流动,避免部门间沟通不畅。
    • 总之,要以常识为指导。

问答

Q: 如何衡量部门或供应商是否具备达成生产目标的能力?

A: 通过在24小时内组装出850套汽车零部件来证明。

Q: 为什么要将Model 3的短期生产目标定为每周6000辆而非5000辆?

A: 为了在涉及众多国内外零部件生产和复杂的全球供应链的情况下,不承担任何误差带来的风险。

Q: 如何提高生产力?

A: 取消不必要的会议,简化沟通流程,使用常识判断,并允许信息在所有层级之间自由流动。

安德鲁 • 阿伯特:教育不是目的,而是习惯

  • 教育非为世俗成功,而是培养质疑、探索、赋予意义的习惯,丰富人生体验。
  • 你能获得:重新审视教育,培养批判性思维,拓展人生体验,追求内在价值,提升认知能力。

核心内容:

1. 什么是教育?

  • 详细解释:
    • 教育是一种习惯:质疑旧观点,寻找新意义的习惯。
    • 教育不是关于内容的,甚至也不关于技能,而是一种习惯或心态。它不是你拥有的某样东西,而是你的一部分。
    • 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比没受过教育的人在同一个时期能体验更多。
    • 教育让你通过引入更多的意义、通过创造复杂性与简化、区别与类比的对话,活得更充实,转化你的直接世界并超越它。
    • 教育不是一个可以谈论目标的事物,它没有其他目的,只为其自身而存在。

2. 什么不是教育?

  • 详细解释:
    • 你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成功,并不直接取决于你们在大学的学习成果——实际上,这种成功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在你们手中。
    • 你们的具体职业成功将取决于你们之后的职业选择,这些选择与你们在大学的表现几乎没有关系。
    • 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大学课程所提供的认知技能是在其他地方学不到的。
    • 那些被广泛吹捧的综合技能可能并不是职业生涯中最关键的技能。

3. 教育与未来的关系:

  • 详细解释:虽然我们总是生活在“当前”,但从我们现在的位置看,未来似乎是固定不变的。我们说“我将成为医生”或“我要写一本伟大的小说”,好像这些未来的“当前”是简单且固定的状态。但当你真正达到未来,成为了那名医生或写出了那本小说时,你会发现你的未来的“现在”和你今天的“现在”一样,同样充满偶然性、不确定性和“当前性”。

4. 道德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 详细解释:你们在大学里还将从事另外两项基本活动:有偿工作和一系列课外活动,如体育、社团活动、恋爱、逛蓝调酒吧、外出就餐等,这些活动同样重要。

问答

Q: 为什么说“教育的目的”这句话是没有意义的?

A: 因为教育不是一个可以谈论目标的事物,它没有其他目的,只为其自身而存在。

Q: 受过教育有什么好处?

A: 受过教育意味着有了一种习惯,那就是不断寻找多种多样的新意义去理解我们所研究的任何事件或现象,从而能够在现在的意义上经历更多的生活。

Q: 如何才能创造未来?

A: 通过成为一个能在事件中寻找并发现意义的人——也就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你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这些事件,进而与他人分享这些深刻的理解。

现实中充满着令人惊讶的细节

  • 关注细节,突破思维局限,不同视角,不易察觉细节与显而易见细节,方能致胜。
  • 你能获得:提升观察力,打破思维定势,学会有效沟通,理解细节重要性,解决复杂问题。

核心内容:

1. 现实中充满了令人惊讶的细节,任何行业都是如此:

  • 详细解释:越是艰巨的工作,细节越多,也越重要,甚至是事情成败的关键。

2. 不同的视角带来不同的细节:

  • 详细解释:不同的关注点可能导致协作分歧,有效的沟通才能达成共识。

3. 不易察觉的细节与显而易见的细节:智力困境:

  • 详细解释:在你察觉到重要细节之前,它们是隐形的,而在你察觉到他们之后,他们又会显得极其明显以至于你会忽视,这恰恰是让我们陷入困境的原因。

4. 如何避免陷入思维僵局:

  • 详细解释:
    • 留意那些你通常不会注意到的细节。
    • 尝试理解哪些细节对观点完全错误的人很重要以及原因所在。
    • 注意到如果不是某人指出了某个关键点,某次会议可能就不会有实质性成果。
    • 在学习过程中,留意到哪些细节真正改变了你的思考方式。

问答

Q: 为什么我们容易在智力上陷入僵局?

A: 因为我们被自己当前的看法和思考方式所限制,那些我们没有注意到的重要细节对我们而言是隐形的,而我们已经察觉到的细节则显得极为明显,以至于我们可以一眼看穿它们。

Q: 如何改善这个问题,避免陷入僵局?

A: 努力去察觉那些你之前未曾注意到的事物。

思维导图

目标读者

本刊适合终身学习者、职场人士、创业者、学生以及所有希望提升个人效率、改善生活方式、深入思考教育意义的读者。特别是那些在快节奏和信息过载的环境中感到迷茫,希望找到更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提升专注力、实现个人成长的人群。

作者背景

保罗 · 格雷厄姆是一位程序员、风险投资家和作家,以其在计算机编程和创业方面的贡献而闻名。James Clear是《原子习惯》的作者,专注于习惯养成、生产力提升和个人成长。埃隆 · 马斯克是特斯拉的CEO,以其在电动汽车和太空探索领域的创新而闻名。安德鲁 • 阿伯特是一位杰出的美国社会学家,被认为是当代最重要的社会学思想家之一。John Salvatier 是一位作家,关注现实的细节。

历史背景

这些文章反映了在快节奏和信息过载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时间管理、效率提升、个人成长和教育意义的持续关注和思考。它们也体现了在技术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背景下,人们对于如何更好地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探索。

章节摘要

音频

Comming S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