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通过追溯林语堂一生的心路历程,探索现代中国寻求重生的坎坷经历。
A: 林语堂的“抒情哲学”是一种对人生的态度,强调达观、旷怀和容忍。它主张以智慧和反讽的态度面对人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同时拥抱现代社会的变革。
A: 林语堂和鲁迅早期是朋友和战友,都属于《语丝》派。但在后期,由于政治立场和文化观念的差异,两人产生了分歧。尽管如此,他们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尊重和交往。
A: 林语堂对现代中国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本书适合对中国现代知识思想史、文化交流史以及林语堂生平与思想感兴趣的读者阅读。特别是对于那些希望深入了解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在面对西方文化冲击时如何进行文化选择与调适,以及对中国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实现现代性转型等问题的读者,本书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此外,对于从事文化研究、历史研究以及对跨文化交流感兴趣的学者和研究人员,本书也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视角和资料。
本书创作于二十一世纪,正值中国知识界对现代中国知识思想史进行深刻反思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对鲁迅、胡适等重要人物的评价不断出现争议,对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传统的重审也成为重要议题。本书的创作也受到了这一历史背景的影响,旨在重新审视林语堂在现代中国乃至世界知识思想史中的地位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