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社会、艺术与文化林语堂传:中国文化重生之道
书籍封面

林语堂传:中国文化重生之道

作者 钱锁桥
18.0 分钟

摘要

林语堂传:中国文化重生之道

这本书通过追溯林语堂一生的心路历程,探索现代中国寻求重生的坎坷经历。

  • 你能获得:了解林语堂的生平与思想,理解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困境与选择,重新认识中国文化在现代世界中的价值。

核心内容:

1. 林语堂的跨文化之旅是现代中国文化体验的一面镜子:

  • 林语堂的人生经历,从传统中国到西方世界,再回到中国,展示了中国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挣扎与适应。
  • 他既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又有对西方文化的拥抱与批判,为我们理解现代中国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2. 林语堂视“批评”为现代知识分子标识:

  • 他以自由主义的立场,捍卫“赛先生”,批判专制和人权侵犯。
  • 他的批评不仅针对政治,也深入到文化和社会层面,展现了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精神。

3. 林语堂重新发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发展出一套“抒情哲学”:

  • 他不像胡适、鲁迅那样激进地反传统,而是试图在传统文化中找到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元素。
  • 他的“抒情哲学”强调达观、旷怀和容忍,为中国现代性之路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4. 林语堂的跨文化之旅更凸显其跨国性、全球性:

  • 他不仅将中国文化介绍给世界,还以普世式批评家的角色,审视整个现代文明。
  • 他的视野超越了民族主义的局限,关注人类共同的命运和未来。

5. 林语堂的“遗产”在二十一世纪对中国乃至世界特别有用:

  • 在全球化时代,林语堂的跨文化视野和对中国文化的独特理解,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 他的思想有助于我们重新思考中国在世界上的角色,以及如何与其他文化进行对话与交流。

问答

Q: 林语堂的“抒情哲学”是什么?

A: 林语堂的“抒情哲学”是一种对人生的态度,强调达观、旷怀和容忍。它主张以智慧和反讽的态度面对人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同时拥抱现代社会的变革。

Q: 林语堂与鲁迅的关系如何?

A: 林语堂和鲁迅早期是朋友和战友,都属于《语丝》派。但在后期,由于政治立场和文化观念的差异,两人产生了分歧。尽管如此,他们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尊重和交往。

Q: 林语堂对现代中国有什么贡献?

A: 林语堂对现代中国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推动了白话文运动和现代文学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
  • 提出了独特的“抒情哲学”,为现代中国人提供了精神上的慰藉。
  • 以自由主义的立场,捍卫人权和民主,批判专制和压迫。

思维导图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对中国现代知识思想史、文化交流史以及林语堂生平与思想感兴趣的读者阅读。特别是对于那些希望深入了解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在面对西方文化冲击时如何进行文化选择与调适,以及对中国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实现现代性转型等问题的读者,本书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此外,对于从事文化研究、历史研究以及对跨文化交流感兴趣的学者和研究人员,本书也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视角和资料。

作者背景

钱锁桥是一位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知识思想史和中美知识交往史。他长期从事林语堂的研究,著有《Liberal Cosmopolitan: Lin Yutang and Middling Chinese Modernity》等作品。他的研究致力于在中国现代文学文化批评的语境内突出林语堂文学实践的意义,并探索中国现代性话语的另类声音。

历史背景

本书创作于二十一世纪,正值中国知识界对现代中国知识思想史进行深刻反思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对鲁迅、胡适等重要人物的评价不断出现争议,对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传统的重审也成为重要议题。本书的创作也受到了这一历史背景的影响,旨在重新审视林语堂在现代中国乃至世界知识思想史中的地位与意义。

章节摘要

音频

Coming S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