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心理学Mindset - Updated Edition: Changing The Way You think To Fulfil Your Potential
书籍封面

Mindset - Updated Edition: Changing The Way You think To Fulfil Your Potential

作者 Carol Dweck
15.0 分钟

摘要

拥有哪种思维模式?

  • 这本书介绍了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和成长型。固定型思维认为人的能力是固定的,而成长型思维认为能力可以通过努力和学习来发展。
  • 你能获得:了解自己和他人,帮助你更好地应对挑战,实现个人成长和成功。

核心内容:

1. 成功在于学习还是证明自己聪明?

  • 详细解释:
    • 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成功在于证明自己聪明或有天赋,而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成功在于通过学习来发展自己。
    • 固定型思维的人会避免挑战,因为他们害怕失败会暴露自己的不足。
    • 成长型思维的人会拥抱挑战,因为这能帮助他们变得更聪明。
  • 举例:
    • 在英语能力较弱的大学生中,成长型思维的学生更愿意参加英语提高课程,而固定型思维的学生则不愿意,因为他们不想暴露自己的不足。
  • 行动建议:
    • 选择挑战,而不是安于现状。

2. 思维模式如何改变失败的意义?

  • 详细解释:
    • 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失败是对他们能力的否定,他们会认为自己是失败者。
    • 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失败是一个学习的机会,他们会从中吸取教训并继续前进。
    • 固定型思维的人在失败后可能会选择作弊、找借口或责怪他人,而不是努力改进。
  • 举例:
    • 遭遇失败后,成长型思维的人会更积极地解决问题,而固定型思维的人则会沉溺于负面情绪中。
  • 行动建议:
    • 将失败视为学习的机会,而不是对自己的否定。

3. 思维模式如何改变努力的意义?

  • 详细解释:
    • 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努力是能力不足的体现,他们认为有天赋的人不应该需要努力。
    • 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努力是提升能力的必要条件,他们认为即使是天才也需要努力才能取得成就。
    • 固定型思维的人可能会害怕努力,因为他们害怕即使付出了努力仍然会失败。
  • 举例:
    • 一位才华横溢的小提琴手起初拒绝改变自己不好的演奏习惯,因为她害怕努力后仍然无法达到更高的水平。
  • 行动建议:
    • 拥抱努力,并将其视为提升能力的途径。

4. 成功后,如何看待自己?

  • 详细解释:
    • 固定型思维的人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自己固有的天赋,并可能因此产生优越感。
    • 成长型思维的人则更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和学习,并保持谦逊的态度。
  • 举例:
    • 约翰·麦肯罗是一位固定型思维的网球运动员,他认为自己有天赋,因此可以为所欲为。
  • 行动建议:
    • 保持谦逊,并将成功归因于努力和学习。

5. 如何应对抑郁情绪?

  • 详细解释:
    • 固定型思维的人更容易抑郁,因为他们会反复思考自己的问题和挫折,认为这些问题和挫折意味着自己无能或没有价值。
    • 成长型思维的人在感到沮丧时,会更积极地采取行动来解决问题,并努力维持正常的生活。
  • 行动建议:
    • 培养成长型思维,并积极采取行动来应对问题。

问答

1. 如果人们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固定的,并且已经证明了自己聪明或有天赋,为什么还需要不断证明这一点?

  • 回答: 因为新的挑战会不断出现,过去的能力可能不足以应对今天的任务。固定型思维常使人原地踏步,忙于积累肯定,而不是真正成长。

2. 思维模式是永久性的吗?可以改变吗?

  • 回答: 思维模式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可以改变。了解两种思维模式后,就可以开始以新的方式思考和反应。通过有意识的练习,可以将自己从固定型思维转变为成长型思维。

3. 我可以同时拥有两种思维模式吗?

  • 回答: 是的,我们都混合了固定型和成长型思维。为了简单起见,这里以简单的二分法来看待它。人们在不同的领域也可能有不同的思维模式。

4. 你一直强调努力,那么你是不是说,当人们失败时,总是他们的错,因为他们不够努力?

  • 回答: 不是的!没错,努力至关重要——没有它,没有人能够长期成功——但这肯定不是唯一的因素。人们拥有不同的资源和机会。重要的是记住,并非所有的努力都是一样的,所有不应过分苛责。

5. 你一直强调成长型思维如何使人成为第一名、最好、最成功的人。成长型思维不是关于个人发展,而不是超越别人吗?

  • 回答: 虽然以成功人士为例是为了说明成长型思维可以达到的高度,但成长型思维的关键在于个人发展和对所做事情的热爱,即使面对困难也能保持热情。

思维导图

目标读者

This book is for anyone seeking to understand and cultivate their potential, including students, educators, athletes, business leaders, parents, and individuals interested in personal development and psychology.

作者背景

Carol Dweck is a leading researcher in personality, social psychology, an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She is a professor at Stanford University and a member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历史背景

The book addresses the age-old debate about nature versus nurture,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lifelong learning and brain development, aligning with contemporary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play between genes and environment.

章节摘要

音频

Coming S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