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科学与自然从一到无穷大:科学中的事实和臆测 (ONE,TWO,THREE,…INFINITY)
书籍封面

从一到无穷大:科学中的事实和臆测 (ONE,TWO,THREE,…INFINITY)

作者 (美)乔治·伽莫夫(George Gamow)著 暴永宁译 吴伯泽校
20.0 分钟

摘要

从一到无穷大(节选):微观世界探秘

  • 总结: 本书介绍了微观世界的构成,从古希腊的原子概念到现代物理学对原子结构的深入探索,揭示了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
  • 你能获得: 了解物质的微观构成,认识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颠覆对微观世界的传统认知,激发对科学的好奇心。

核心内容:

1. 原子并非不可分割:

  • 汤姆孙发现原子包含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部分,卢瑟福确定了原子核的存在,原子结构模型逐渐清晰。
  • 详细解释:原子并非实心球体,而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围绕其旋转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类似于太阳系。
  • 行动建议:重新审视对原子结构的认知,认识到科学认知的不断演进。

2. 原子核的构成:

  • 波路特提出原子核由氢原子核(质子)组成,后发现中子的存在,完善了原子核的组成模型。
  • 详细解释: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它们的数量决定了原子的特性。
  • 问答:
    • 质子和中子数量不同会对原子特性产生什么影响?
    • 原子核的稳定性和其内部的质子和中子数量是否有关系?

3. 基本粒子的相互转化:

  • 中子和质子可以相互转化,并伴随电子和中微子的发射或吸收。
  • 详细解释:这些转化过程是原子核衰变的基础,体现了物质的动态变化和能量守恒。

4. 正电子和负质子的探索:

  • 正电子的发现证实了反粒子的存在,而负质子的探索仍在进行。
  • 详细解释:正反粒子相遇会湮灭,释放能量,体现了物质与反物质的对称性。

5. 不确定性原理:

  • 在微观世界中,微粒的位置和速度无法同时精确确定,颠覆了经典物理学的确定性。
  • 详细解释:量子力学取代了经典力学,成为描述微观世界运动规律的新理论。

问答:

Q: 古代人对原子结构的认知有哪些局限性?

A: 古代人认为原子是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对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种类、原子结构以及作用机制的认知有很大的局限性。

Q: 原子序数与原子物理性质有什么关系?

A: 原子序数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不同元素原子,因为原子序数的差别,导致了性质各不相同。

Q: 什么是β衰变?

A: 原子核通过放射β粒子(电子或正电子)而衰变为另一种原子核的过程,同时释放能量。

思维导图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对科学感兴趣,且具有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广大读者阅读。无论你是学生、教师,还是其他行业的从业者,只要你对科学抱有好奇心,想要了解宇宙和微观世界的奥秘,都可以从本书中受益。书中内容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即使没有深厚的科学背景,也能轻松理解。

作者背景

乔治·伽莫夫(George Gamow,1904-1968)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普界的一代宗师。他兴趣广泛,在核物理研究中取得出色成绩,并与勒梅特一起最早提出了天体物理学的“大爆炸”理论,还首先提出了生物学的“遗传密码”理论。伽莫夫也是一位杰出的科普作家,正式出版25部著作,其中18部是科普作品,多部作品风靡全球,《从一到无穷大》更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启迪了无数年轻人的科学梦想。1956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卡林伽科普奖。

历史背景

本书创作于20世纪中叶,正值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时期,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理论相继问世,人类对宇宙和微观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入。同时,二战后人们对科学的兴趣日益浓厚,科普作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伽莫夫正是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创作了《从一到无穷大》这部经典科普作品。

章节摘要

音频

Coming S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