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心理学克服低自尊
书籍封面

克服低自尊

作者 【英】梅勒妮·芬内尔, 聂亚舫
20.0 分钟

摘要

好的,这是对您提供的书籍章节内容进行总结:

章节内容总结

总结: 本书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低自尊的定义和影响,以及其产生的原因和维持机制。作者旨在帮助读者理解低自尊,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为后续的改变做好准备。

你能获得:

  • 了解低自尊的本质和影响
  • 找到低自尊的根源
  • 学习改变低自尊的方法

核心内容:

1. 低自尊的定义:

  • 低自尊是对自己持有负面看法,并赋予自己极少价值。

  • 它源于对自身的核心负面信念。

  • 详细解释:

    • 低自尊不仅仅是觉得自己“不够好”,更是一种深层次的自我否定和贬低。
    • 它会影响我们对自己的整体评价,让我们难以认可自身的价值和能力。
    • 这种负面的自我认知会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我们的情绪、行为和人际关系。

2. 低自尊的成因:

  • 童年经历是低自尊的重要根源,包括:

    • 受到惩罚、批评、忽视或虐待。
    • 无法满足父母或同龄群体的标准。
    • 遭到欺凌。
    • 家庭社会地位低下。
    • 缺乏安全感等。
  • 详细解释:

    • 早期经历塑造了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尤其是来自重要他人的评价。
    • 如果在成长过程中经常受到负面评价,就容易形成“我不够好”的信念。
    • 这些信念会内化为我们的核心自我认同,影响我们日后的生活和发展。

3. 低自尊的维持机制:

  • 消极的思维模式会维持低自尊,包括:

    • 负面预测。
    • 自我批评.
    • 思维偏见(如只关注自己的缺点)。
    • 形成不合理的生活规则应对。
  • 详细解释:

    • 低自尊者倾向于只关注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而忽略自己的优点和成就。
    • 他们常常对自己进行苛刻的批评,进一步加剧负面的自我认知。
    • 为了应对这些负面信念,他们会形成一些不合理的生活规则,例如追求完美、过度讨好他人等。
    • 这些规则虽然可以在短期内缓解焦虑,但长期来看却会进一步强化低自尊。

4. 改变低自尊的认知行为疗法框架:

  • 觉知:仔细体察并记录。

  • 重新思考:质问无益的想法,而不是照单全收

  • 试验:用直接的经验,来判断旧的视角。

  • 详细解释:

    • 认知行为疗法强调思维和信念对感受和行为的影响。
    • 它鼓励人们通过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来改善情绪和行为。
    • 这种方法包括三个核心步骤:觉知(认识到自己的消极想法)、重新思考(质疑这些想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和试验(通过行动来验证新的想法)。
    • 通过不断练习,人们可以逐渐瓦解旧的负面信念,建立更加积极、健康的自我认知。

问答

Q: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是低自尊?

A: 可以参考书中的 "低自尊自测表"。如果你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居多,并且常常感到自我怀疑和不确定,那么你可能就存在低自尊问题。

Q: 低自尊对生活有哪些具体影响?

A: 低自尊会对学业、工作、人际关系、休闲活动和自我照料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例如,低自尊者可能在学业或工作中表现不佳,难以建立亲密关系,并且常常忽视自己的身心健康。

Q: 如何才能有效地改变低自尊?

A: 可以采用书籍中提到的认知行为疗法框架,包括"觉知"、"重新思考"和"试验"三个步骤。通过学习识别和质疑自己的负面想法,并通过行动来验证新的视角,人们可以逐渐建立起更加积极、健康的自我认知。

思维导图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所有希望改善自尊、减少自我怀疑和提升生活质量的读者。特别是那些长期受低自尊困扰,并希望通过系统方法改变自我信念的人。

作者背景

梅勒妮·芬内尔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临床心理学家,专注于认知行为疗法。她在治疗自尊问题方面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致力于将CBT方法普及化。

历史背景

本书创作于认知行为疗法日益成熟的背景下,CBT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心理问题的治疗,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和自尊问题。

章节摘要

音频

Coming S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