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哲学金花的秘密:中国生命之书
书籍封面

金花的秘密:中国生命之书

作者 [瑞士] 荣格 ,[德] 卫礼贤
18.0 分钟

内容简介    《金花的秘密:中国生命之书》是分析心理学宗师荣格评论中国文化的著作。在荣格的理解中,金花的秘密也就是人类心灵的秘密,是人的真正内在生命的秘密。荣格在其评论的结语中说:“我的评论,目的是要建立一种在东方和西方之间进行心理学理解的桥梁。”    《金花的秘密》起源于卫礼贤翻译的吕洞宾的《太乙金华宗旨》,该书一出版即引起荣格的高度关注,指出《太乙金华宗旨》超出了西方已知的“学术”心理学的一切范畴,也超出了个体心理学的界限。    荣格为卫礼贤《太乙金华宗旨》德文译本所写的长篇评述是荣格阐释东方思想最具系统、篇幅最长的文字。     本书包含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卫礼贤对《太乙金华宗旨》的简要介绍,第二部分是卫礼贤对《太乙金华宗旨》和与《太乙金华宗旨》密切相关的另一部中国经典《慧命经》的翻译,第三部分是荣格对《太乙金华宗旨》的评注,最后附有荣格悼念卫礼贤的名篇。作者简介    卫礼贤(Richard Wilhelm,1873-1930),德国著名汉学家,1873年10月10日出生于斯图加特。卫礼贤翻译出版了《老子》、《庄子》和《列子》等道家著作,还著有《实用中国常识》、《老子与道教》、《中国的精神》、《中国文化史》、《东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变迁》、《中国哲学》等等,他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中学西播”的一位功臣。    荣格(Carl Gustav Jung),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的主要代表。主要著作《无意识心理学》、《心理学型态》、《集体无意识原型》、《心理学与文学》等。提出“集体无意识”与“原型”理论,是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泛性论倾向的纠正。他对中国道教《太乙金华宗旨》、《慧命经》、《易经》,及佛教《西藏度亡经》、禅宗皆深入研究,也对西方炼金术着迷。他在《太乙金华宗旨》及西方炼金术中找到与他个性化观念相同之处:调和有意识的自我与无意识的心性。 译者简介    张卜天,中国科学院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杰出的青年翻译家。译有著作30余部。

摘要

太乙金华宗旨总结:

本书是道家内丹修炼经典,强调通过“回光”(内视)和“凝神”在“玄关”处练成金丹,从而达到长生。修炼需纯心,于日常中放下万缘,不着人我相。

你能获得:

  • 了解中国传统道家修炼的核心方法。
  • 掌握通过“回光”实现身心和谐的技巧。
  • 洞悉“无为而为”的真谛,提升内在智慧。

核心内容:

1. 守住元神,超越轮回

  • 详细解释:人有元神和识神,元神是先天真性,识神是后天意识。修道者应守护元神,而非被识神引导,才能超脱生死轮回。
  • 行动建议:通过回光返照,内视天心,逐渐掌控识神,使元神复位。

2. 回光守中,调和阴阳

  • 详细解释:回光是修炼的关键,指将目光收回,内视天心(位于两目之间)。调息则是辅助手段,使心息相依,达到入静状态。
  • 行动建议:静坐时,两目垂帘,内视鼻端,专注于呼吸,但不可使耳闻,以达心息相依之境。

3. 百日立基,精气自足

  • 详细解释:百日是修炼的基础阶段,指通过持续的回光,使精气充足,真阳自生,为后续的交媾、结胎打下基础。
  • 行动建议:坚持每日静坐,使真气在体内循环,久之自能感知。

4. 辨别性光识光,心空丹成

  • 详细解释:性光是无分别的先天之光,识光是后天意识分别的光。修道者应放下意识分别,回归性光,才能结丹。
  • 行动建议:在日常生活中,觉察自己的每一个念头,尽量保持无念状态,体验性光的纯净。

5. 坎离交媾,周天运转

  • 详细解释:坎代表肾水(阴),离代表心火(阳)。通过回光,促使坎离交媾,使阴阳之气在体内循环,达到身心和谐。
  • 详细解释:通过静功,使神火凝入气窍,气足则造成乾健之躯,从而使真气运转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问答:

Q: “回光”具体如何操作?

A: 回光是指将目光收回,内视天心。但并非强行内视,而是自然放松,两目垂帘,似看非看,似听非听,专注于呼吸,让光自然透入。

Q: 如何辨别修炼中的“验相”?

A: 修炼中会出现各种景象,如见光、闻异香等。但不可执着于这些现象,应保持心空无住,方为正道。

Q: “百日立基”一定要坚持百日吗?

A: “百日”并非指确切的天数,而是指一个修炼阶段。关键在于坚持不懈,达到精气充足的状态。

Q: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

A: 需将正念用于日常事务,时时觉察自己的念头,不为外物所转。

Q: 如何对待本书中的隐晦语言?

A: 应理解其象征意义,切勿执着于字面意思,更不可妄自猜测。要明白道家术语的隐含意义,融会贯通。

思维导图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对中国文化、道教、心理学和荣格理论感兴趣的读者阅读。特别是那些希望了解东方智慧如何与西方心理学相结合,以及如何应用于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读者。

作者背景

荣格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提出了“集体无意识”与“原型”理论。他对中国道教《太乙金华宗旨》、《慧命经》、《易经》,及佛教《西藏度亡经》、禅宗皆有深入研究,并对西方炼金术着迷。卫礼贤是德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出版了《老子》、《庄子》和《列子》等道家著作,还著有《实用中国常识》、《老子与道教》、《中国的精神》、《中国文化史》、《东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变迁》、《中国哲学》等。

历史背景

《太乙金华宗旨》源于中国秘传圈子,口头传承后见诸文字,首次印刷在乾隆时代。该书的教义可追溯到唐代的金丹教,创始人为道教祖师吕岩。金丹教在唐代得到宽容和鼓励,后屡遭迫害。卫礼贤翻译此书时,正值西方社会对东方文化产生浓厚兴趣的时期,荣格的评注则为该书赋予了心理学意义。

章节摘要

音频

Comming S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