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哲学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
书籍封面

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

作者 (日)岸见一郎,(日)古贺史健
15.0 分钟

摘要

被讨厌的勇气:

用青年与哲人的对话形式,阐述阿德勒心理学,探讨如何获得幸福。 你能获得:

  • 理解阿德勒心理学的核心思想
  • 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减轻烦恼
  • 拥有追求幸福的勇气,活出真我

核心内容:

1. 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 阿德勒认为,所有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即使是看似个人的烦恼,也与他人有关。
  • 例:自卑感是与他人比较后产生的主观感受。
  • 建议:接受不完美的自己,认识到人际关系是生活的一部分。

2. 课题分离:区分你我课题,减少干涉

  • 将自己和他人的课题区分开来,不干涉他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 例:孩子是否学习是孩子的课题,父母只能引导,不能强迫。
  • 建议:明确课题责任人,尊重彼此的独立性。

3. 目的论:关注当下,而非过去

  • 否定心理创伤,强调现在的“目的”决定行为,而非过去的“原因”。
  • 例:不是因为不安才无法出门,而是为了“不出门”这个目的,制造出不安情绪。
  • 建议:摆脱过去阴影,活在当下,为自己的目标努力。

4. 共同体感觉:视他人为伙伴,贡献社会

  • 视他人为伙伴,融入集体,做出贡献,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
  • 例:工作不仅仅是赚钱的手段,更是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
  • 建议: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帮助他人,体会自己的价值。

5. 勇气: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不畏惧被讨厌

  • 认识到人是可以改变的,要拥有追求幸福的勇气。
  •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不要为了迎合他人而活。
  • 建议:坚持自己的原则,即使被他人不喜欢,也要勇敢做自己。

6. 活在当下:认真过好每一个刹那

  •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要认真过好“此时此刻”,而不是为未来做准备。
  • 人生没有普遍性的意义,意义由自己赋予。
  • 建议:专注于当下,享受每一个瞬间,活出充实的人生。

问答

Q: 什么是课题分离?

A: 课题分离是指将自己和他人的课题区分开来,不干涉他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Q: 什么是共同体感觉?

A: 共同体感觉是指视他人为伙伴,融入集体,做出贡献,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

Q: 如何获得幸福?

A: 获得幸福需要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并活在当下,认真过好每一个刹那。

Q: 如何拥有被讨厌的勇气?

A: 要认识到人是可以改变的,要拥有追求幸福的勇气,并接受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思维导图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对心理学、哲学和个人成长感兴趣的读者,特别是那些希望了解如何克服自卑、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获得幸福和自由的人。

作者背景

岸见一郎是哲学家,古贺史健是自由作家。岸见一郎高中时便以哲学为志向,进入大学后屡次到老师府上进行辩论。京都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研究系博士课程满期退学。与专业哲学(西洋古代哲学、特别是柏拉图哲学)同时开始,于1989年起致力于研究阿德勒心理学。古贺史健以对话创作(问答体裁的执笔)为专长,出版过许多商务或纪实文学方面的畅销书。他创作的极具现场感与节奏感的采访稿广受好评。

历史背景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他早年是弗洛伊德的追随者,后来因为理论上的分歧而与弗洛伊德决裂,创立了个体心理学。阿德勒强调个体的主观经验、社会联系和追求卓越的动力,认为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具有自我实现的潜力。

章节摘要

音频

Comming S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