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心理学中年之路_2_解开前半生的束缚
书籍封面

中年之路_2_解开前半生的束缚

作者 【美】詹姆斯·霍利斯
15.0 分钟

在前作《中年之路:人格的第二次成型》中,作者一语道破了中年危机的实质:它不是一个年龄事件,而是一种心理体验,源于我们一直以来为了迎合他人期望所扮演的“临时人格”,与我们内心的真实需求发生了猛烈的冲突。 犹如一场心理上的地震,中年之路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审视自己、开始改变的机会。但是踏上中年之路、已然听见内心召唤的我们,为什么发现“做自己”依旧这么难? 本书给出了问题的答案:中年的无力感,源于童年时期形成的情结,那是自我还太弱小、不足以抵抗外部威胁时形成的心理防御方式。创伤出现得越早,防御手段就会越系统化,情结的力量就会越大。每当我们感受到类似的创伤体验,情结就会被激活,它像嵌在我们“大脑主机”中的自动化程序,把我们局限在孩童式的视野和反应中。 原始创伤最糟糕的后果是它扭曲了人的自我感,并造成一种无意识的冲动,让我们在日后一次次地重演创伤关系。 于是,想要改变的力量和过往经历的束缚互相拉扯,自我想要呐喊,却无力表达。抑郁、焦虑、内疚、强迫、孤独、愤怒……中年之路上遍布灵魂的沼泽地。 穿越,指的不仅仅是在沼泽中坚持住,直至瘴气散尽,还意味着把每片沼泽都视作待解的命题:“我”的抑郁意味着什么?焦虑与“我”的哪些过往经历有关联?是什么在支配“我”、控制“我”? 这种态度会让我们主动地面对痛苦,而不是一味地被动忍受,借由穿越沼泽,打破原始恐惧对我们持续了半生的钳制。 我们做的最伤害自己的事情,就是被创伤困住,却还要责怪自己。以一颗还未长大的心活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是极为不容易的。推翻童年的暴政,解开前半生的束缚,是在人生中途,我们必须完成的事情。

摘要

思维导图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对心理学、个人成长、荣格理论感兴趣的读者,特别是那些正在经历中年危机或希望解开前半生束缚的人。

作者背景

【美】詹姆斯·霍利斯是一位荣格心理学家、作家和演讲家。他拥有荣格分析师的资格,并在苏黎世荣格研究所接受过培训。他的作品探讨了中年危机、个人成长、灵性发展等主题。

历史背景

本书创作于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对自我认知和人生意义的探索需求日益增长。荣格心理学在此时期受到广泛关注,为人们提供了理解内心世界和实现个人成长的有效途径。

章节摘要

音频

Coming S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