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哲学思维的艺术:如何像哲学家一样思考
书籍封面

思维的艺术:如何像哲学家一样思考

作者 (德)延斯·森特根
15.0 分钟

摘要

思维的艺术:如何像哲学家一样思考

  • 本书提炼了20种哲学思维方法,助你独立思考,减少对他人观点的依赖,并开辟奇思妙想的新渠道。
  • 你能获得:像哲学家一样思考的能力,提升辩论技巧,更敏锐地做出判断,以及在讨论和争辩中占据优势。

核心内容:

1. 权威,信还是不信?

  • 详细解释
    • 区分三种真理:感知、思考和他人告知。启蒙运动推崇独立思考,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大多基于道听途说。
    • 名人背书:利用权威说服他人,但要注意权威的偶然性和虚构性。
    • 负向权威:与“名声坏的社会圈子”关联的观点易被轻视,可用来贬低对方。
    • 独立思考的局限:现代社会信息泛滥,必须依靠专家,但要警惕偏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 例子
    • 舒马赫为哲学观点代言效果不佳,但康德或柏拉图的观点更易被接受。
    • “南太平洋部落头领图依阿维”实为德国人杜撰,却成为环保运动的《圣经》。
    • 克里斯蒂安·托马西乌斯曾深信女巫存在,后成为德国最有名的反对审判女巫的人。

2. 为什么看得清,才能想得明?

  • 详细解释
    • 集体记忆倾向于概括化,原始样本易失真。哲学文章也常含糊不清,因为例子多为抄袭。
    • 认真观察非常重要,用现实衡量事例,并怀疑抄袭。
    • 现象学派强调“回到事情本身”,精确描写感受、思维过程或知觉,影响广泛。
    • 莱布尼茨通过简单观察,颠覆了笛卡尔关于物体外形的观点。
  • 例子
    • 魏格纳仔细观察大陆海岸线,提出大陆漂移理论,却被专业人士排斥。

3. 让“事实”说话?

  • 详细解释
    • 事实并非一成不变,可被专家操纵。
    • 人们可通过选择说话内容、对比手法来影响他人。
    • 哲学安慰:将不愉快的事实放入新的上下文关系中,使之可以忍受。
    • 通过减少自己的欲望可以变得富裕
    • 债务是为苦难者找到平衡,并为社会公正作出贡献
    • 小心对待数字,数字比文字更容易被人任意摆布
    • 通过增加或减少某些内容,造成可笑的印象,就像画漫画那样。
  • 例子
    • 耶稣会修士通过改变提问方式,获得了在祈祷时抽烟的批准。
    • 房地产商保留一套难看的房子,以衬托其他房子的优点。
    • 苏格拉底认为,可以通过减少自己的欲望来变得富裕。
    • 巴尔扎克认为,欠富人的钱是为社会公正作出贡献。
  • 行动建议
    • 遇到他人理性地用数字描述事情时,要分外小心,因为数字表格更容易用于极端的利益描述。

4. 从蛛丝马迹到真相,到底有多远?

  • 详细解释
    • 分析线索是重要手段,但易走歧途。
    • 分析线索的可能性很多,不要满足于最先想到的解释。
    • 实际存在的线索要比看上去的多,线索越多,结论越可靠。
    • 只有观察者寻找线索,才会发现线索。
    • 研究线索的人需要有关因果关系的知识,知识越多,结论越可靠。
    • 研究线索的人必须会讲故事,将细节联系起来,才能确认其重要性。
    • 不起眼的东西恰恰隐藏着有用的线索。
    • 负面权威会让人反感,但也要客观分析。
  • 例子
    • 绍希泽尔误将蝾螈骸骨当做大洪水证据。
    • 莫雷利通过研究油画细节来鉴定真伪。
  • 反例
    • 漂亮的人不一定聪明、善良和友好。
    • 人不能总是通过外部特征来确定一个人的性格。

5. 原因那么多,哪个才是决定性的?

  • 详细解释
    • 充足理由律是错误的,事物有各种理由。
    • 亚里士多德区分了目的因、动力因、形式因和质料因。
    • 那些考试失利的人一般都会认为是外部情况造成的,比如老师故意找麻烦。
    • 成功有很多父亲,而失败永远是孤儿一个。
    • “外部诱导,内部原因”模式常被用来解释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
  • 例子
    • 香蕉弯曲的原因:阳光(目的因)、纤维生长速度(动力因)、遗传因素(形式因)、物质本质(质料因)。
    • 总理会把经济繁荣归因于自身努力,而经济滑坡归结为外部因素。
    • 塞麦尔维斯通过逐步排查,最终发现产褥热的真正原因是尸体解剖。

6. 用反例进攻

  • 详细解释
    • 举例只能使普遍说法更可信,反例则可反驳。
    • 普适理论易受反例攻击,但反驳反例可巩固理论地位。
    • 削弱观点的手段:否认例子、视为例外、提出新设想、细微差别。
  • 例子
    • 母骡生子反驳了“骡子不能生育”的说法。
    • 瓦尔泽小说中模仿希特勒的话被断章取义,引发论战。
    • 爱因斯坦与玻尔就量子理论进行辩论,最终玻尔成功反驳了爱因斯坦的观点
  • 结论
    • 提出普适理论的人最害怕那些寻找推翻这一理论论据的人。

7. 为什么没有面面俱到的定义?

  • 详细解释
    • 精确化:用另一表述取代原先的表述。
    • 词语国度:单词含义需与其他意思相近的字联系起来。
    • 同义词:对那些没有文化的人来说,同义词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意思,而有文化的人就能分辨其中的区别
    • 定义要简明扼要,实用性是关键。

8. 画面感,决胜的关键

  • 详细解释
    • 形象表达更易理解和记忆。
    • 比喻可用于教诲、谴责或美化,取决于说话人的目的。
    • 具有画面感的比方包括:类比、隐喻、比喻和讽喻。
    • 一幅好的画面要依靠突然产生的奇思妙想,是才华的产物。
    • 画面必须比原来的说法更简单、更具体和更清晰。
    • 通过形象画面来回避下定义
    • 一旦形成了一个画面,就可以把这幅画面像招贴画那样高高举起,并传递给其他人
  • 例子
    • 明特费林用“最后的十五分钟开始了,我们还必须踢进两个球”形容竞选。
    • 马克·吐温用“当一个德国作者开始写一句句子时,他就潜入了一个很深的海洋。很长时间人们看不到他,直到他嘴里含着一个动词出现为止”形容德语句子构造法。
  • 行动建议
    • 我们可以把故事的主要内容稍微改动一下,并进行重新组合,一直到出现一个新画面,从而得出新的结论。

9. 如何高效率地进行“思想收纳”?

  • 详细解释
    • 哲学家是思想收藏家,读书是一种收集形式。
    • 收集哲学论题本身就具有启蒙的效果。
    • 收藏家们对自己的收藏呵护有加,这位收藏家把自己的藏品进行整理、观看并寻找新的藏品。
    • 对自己的收藏进行整理、观看并寻找新的藏品
    • 将有意思的想法和观点记在一个本子上。
    • 与笔记本不同的另一种做法是做一个卡片箱,这一做法自十六世纪以来就有了
    • 从一张卡片翻到另一张卡片,就会发现一些灵感
    • 培根式卡片箱:把报纸、照片、油画碎片等扔在地上,形成混乱的“卡片箱”。
  • 行动建议
    • 定期充实卡片箱的话,几年之后,就会出现一种思想体系,

思维导图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对哲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学生以及希望提升思维能力的职场人士。无论读者是否具备哲学基础,都可以通过本书学习到实用的思维方法,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本书尤其适合那些希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判断力和决策能力的人。

作者背景

延斯·森特根是一位德国作家和哲学家。他致力于哲学思维普及化,著有《思维的艺术:如何像哲学家一样思考》等作品,旨在帮助读者掌握独立思考的能力。他的作品风格深入浅出,善于运用生活中的例子阐释复杂的哲学概念。

历史背景

本书创作于21世纪初,正值信息爆炸时代,人们面临着大量的信息和观点,独立思考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作者希望通过本书,帮助读者在信息洪流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明智的决策。此外,本书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哲学普及化的需求,希望将哲学思维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

章节摘要

音频

Comming S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