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心理学拖延心理学【豆瓣拖延小组的镇组之宝】 (湛庐文化•心视界)
书籍封面

拖延心理学【豆瓣拖延小组的镇组之宝】 (湛庐文化•心视界)

作者 简·博克(Jane B.Burka),莱诺拉·袁(Lenora Yuen)
15.0 分钟

摘要

好的,我已经阅读了你提供的《拖延心理学》部分内容,并理解了你希望我扮演的角色和需要完成的任务。以下是根据你的要求对内容进行的总结、提炼和组织:

拖延心理学:了解你的拖延行为,摆脱恶性循环

  • 总结: 本书深入剖析了拖延的心理根源,从恐惧、时间观念、大脑机制、家庭影响等多维度解读,并提供实用的行动建议,助你认清自我,摆脱拖延,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 你能获得: 深入了解拖延背后的心理机制,掌握应对拖延的具体方法,提升自我认知和掌控力,改善生活和工作效率。

核心内容:

1. 质疑拖延:理解拖延的本质,区分真假拖延

  • 详细解释: 拖延并非单纯的懒惰或时间管理问题,而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要区分真正的拖延与合理的延迟处理,关键在于判断它是否让你感到烦恼。有些人喜欢忙碌,有些人喜欢轻松,而有些人会刻意选择拖延,为的是思考和选择。
  • 举例:有的人在无关紧要的领域拖延,有的人是“乐观的社会活跃分子”,他们利用社会活动转移对拖延的注意力。

2. 审问拖延:直面失败恐惧,打破完美主义陷阱

  • 详细解释: 恐惧失败是拖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完美主义者尤其容易陷入这种恐惧。他们将自我价值与能力等同,害怕表现不佳会否定自身价值。
  • 详细解释: 完美主义分为适应型和适应不良型。适应不良型完美主义者对自己要求苛刻,且不抱希望,更容易自责和沮丧。他们信奉“平庸招致轻蔑”、“优秀不用努力”等信条,害怕竞争和失去。
  • 举例: 伊桑害怕会议开不好会被解雇,最终导致妻离子散,选择用拖延来回避这种“灾难性”后果。
  • 行动建议: 改变心态,将固定心态转化为成长心态,认识到能力是可以发展的,失败是学习的机会。

3. 对话拖延:洞悉成功恐惧,破解成功带来的心理冲突

  • 详细解释: 有些人并非害怕失败,而是恐惧成功。他们担心成功需要付出太多,害怕承诺和竞争,害怕成为工作狂,害怕引起他人的嫉妒,觉得自己不配成功等。
  • 详细解释: 文化压力和社会角色也可能限制成功的机遇。
  • 行动建议: 认识到成功和拥有爱并不冲突,重新审视自己的恐惧,采取行动,逐步实现目标。

4. 挣扎中的拖延者:打破控制欲,重塑独立感

  • 详细解释: 拖延有时是争夺控制权的方式,是对规则、权威、侵犯的反抗。
  • 详细解释: 规则不废不立,拖延者会通过抵制各种规则,保持自己独立个体的身份感。
  • 举例:山姆事事抵制,甚至不愿及时加油,以维护“我说了算”的权力感。
  • 详细解释: 一些拖延者以间接的方式战斗,他们不想让任何人知道他们是为独立的权力而战,以避免被操控。
  • 行动建议: 正确看待规则,学会为了更远大的目标而合作,而不是一味抗拒。

5. 心理舒适区:平衡亲近与疏远,守护内心的边界

  • 详细解释: 拖延有时是为了维护人际关系的舒适距离,避免过于亲近或疏远。
  • 详细解释: 对疏远的恐惧:害怕独自行动,需要别人的帮助和陪伴,他们会努力成为“第二”,并需要救援。
  • 详细解释: 恐惧亲近:害怕被人消耗殆尽,害怕失去自我,他们害怕引起伤害或者受到伤害,并渴望拥有“一切”。
  • 行动建议: 找到舒适的人际距离,平衡依赖和独立,勇敢地踏出舒适区。

6. 拖延时钟:掌控时间节奏,让时间为我所用

  • 详细解释: 拖延者常常拥有独特的时间感,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脱节。 理解时间感的演变过程,有助于调整自身的时间观念。
  • 详细解释: 婴儿时间只关注当下,幼儿时间开始认识过去、现在和未来,儿童时间能叙述时间,少年时间开始意识时间流逝,青年时间则要整合主客观时间,而中年和老年则要接受人生的局限性。
  • 行动建议: 接受客观时间,利用“成熟时间”管理生活,不沉溺过去,不空想未来。

7. 探索大脑奥秘:认知神经与拖延的关联

  • 详细解释: 神经科学的最新进展有助于我们理解拖延的生物因素。大脑始终处于变化中,过去的痛苦经验仍然保留在潜伏记忆中,对我们的行为施加了有力的影响。
  • 详细解释: 在固定心态和成长心态的影响下,拖延者恐惧失败,且害怕人们用能力衡量人的价值。
  • 行动建议: 接受大脑的生物倾向性,通过认知重塑、培养全局领导力、打造新的神经通路来改变拖延行为。

8. 克服执行功能障碍、摆脱ADD的困境:对症下药,各个击破

  • 详细解释: 执行功能障碍、ADD、抑郁症、焦虑症、压力和睡眠问题等都可能导致拖延。
  • 行动建议: 寻求专业的医疗鉴定和治疗,采用药物和谈话疗法相结合的方式,改善大脑功能。
  • 行动建议: 患有ADD、ED的人,要取得执行提示点,善用视觉和听觉提醒,以及寻求他人帮助。
  • 行动建议: 患有ADD、ED的人,必须要有架构和线路,将执行步骤变成习惯,化繁为简、量化工作任务。

9. 追溯童年印记,打破负面循环:家庭影响与拖延成因

  • 详细解释: 家庭环境和社会关系对拖延习性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早年经历、榜样的力量、家庭态度、情感联结等都可能影响一个人的自我认知和行为模式。
  • 详细解释: 家庭倾向包括施压、怀疑、控制、依附和疏远等,这些倾向会对孩子的自尊心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导致拖延。
  • 行动建议: 回顾早年经历,识别并挑战那些根深蒂固的负面信念,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重新整合过往。

10. 开启征服之战:策略性改变

  • 详细解释: 行动前,要明确改变带来的威胁,以及拖延行为提供的安全感。
  • 行动建议: 制定明确、可操作的目标,列出详细步骤,坚守时间期限,并允许自己不够完美。
  • 行动建议: 充分利用作战武器-明确的目标、可行性的计划、充分评估时间、学会接受和拒绝、利用身体减轻拖延。

11. 巧妙应对文化压力:破解文化转型带来的限制

  • 详细解释: 文化压力会成为拖延的诱因,文化转型可能会导致失落感和自我怀疑。
  • 行动建议: 建立社会联系,学习当地语言,坚持超越障碍,跟家庭保持联系,并寻求专业的帮助。

12. 拒绝被动拖延:与拖延者建立更健康的互动模式

  • 详细解释: 要避免指责和说教,尝试理解对方,并支持他们做出改变。
  • 行动建议: 保持个人立场,认识到神经认知上的差异,尝试建立协作态度,灵活运用策略,并将重要的关系放在首位。

问答:

  • Q: 拖延仅仅是时间管理问题吗?
    • A: 不是的,拖延的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心理因素,包括恐惧、焦虑、自我认知、以及与家庭和社会的关系。
  • Q: 完美主义是导致拖延的原因吗?
    • A: 适应不良型完美主义是,他们对自己要求苛刻,且不抱希望,更容易自责和沮丧。
  • Q: 应该如何改变拖延的习惯?
    • A: 需要从认知、情绪、行为等多方面入手,改变思维模式,调整心态,制定可操作的目标,并采取实际行动。
  • Q: 我该如何帮助身边有拖延症的人?
    • A: 首先要理解他们,给予支持和鼓励,而不是指责和施压,并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思维导图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以下读者群体:

  1. 有拖延行为,并因此感到困扰的人群: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经常拖延任务,并因此感到焦虑、内疚或自责的人,都可以通过本书了解拖延的心理机制,并学习应对方法。
  2. 想要提高效率和时间管理能力的人群:即使没有严重的拖延问题,但希望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管理时间,实现个人目标的人,也可以从本书中获得实用的技巧和建议。
  3. 心理学爱好者和专业人士:对拖延心理学感兴趣,希望深入了解拖延行为的成因和干预方法的人,本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
  4. 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希望帮助学生或员工克服拖延,提高学习或工作效率的人,本书提供了实用的指导和建议。

总而言之,本书适合所有希望更好地了解自己,克服拖延,提高生活和工作质量的人群。

作者背景

简·博克和莱诺拉·袁是美国心理学专家,被称为流行心理医生(popular psychiatrist)。她们的主要工作是上电视、电台做节目,在各地召开工作坊、做演讲,与作科普书籍,宣传心理治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临床工作室为辅。两位作者长期潜心研究拖延问题,拥有超过25年的临床实践经验。

历史背景

本书第一版于25年前出版,当时对拖延的研究几乎是空白。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技术的发展,拖延问题日益凸显。本书的修订版在原有基础上,结合了神经科学、行为经济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探讨了互联网时代拖延的新特点和挑战。本书旨在帮助读者在当今文化背景下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拖延问题。

章节摘要

音频

Coming S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