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哲学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精装增补版
书籍封面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精装增补版

作者 万维钢
18.0 分钟

摘要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

  • 本书以理工科思维解读生活,破除认知迷思,有趣且有营养。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做了延伸、修订和增补,以全新的面貌呈现给读者。
  • 你能获得:用理工科思维重新理解世界,破除思维迷思,学会在现代社会中生存。

核心内容:

1. 科学精神、思维和方法:

  • 科学方法是探索未知、获得可靠答案的逻辑方法,应用于自然和社会科学。
  • 中国传统“文科”套路缺乏科学方法,而议论文的“四大论证方法”几乎是科学方法的反面。
  • 行动建议:想要讲“理”,就尊重科学方法,用科学研究结果说话,而非举例、引用名言或对比。

2. “反常识”思维:

  • 许多传统智慧是错误的,我们的日常观察和固有观念常常出错。
  • 取舍思维(tradeoff)是“理工科思维”的起源,要求知道事物利弊,并在社会尺度上进行权衡。
  • 行动建议:做决策时进行利弊分析,不感情用事,随时根据新情况调整策略。

3. 确认偏误:

  • 人们倾向于寻找印证自己已有观念的信息,忽略不符的证据。
  • 媒体迎合观众的观念,而非追求客观中立。
  • 行动建议:主动消费可能修正观念的信息,避免有预设立场的说服式文章,直接阅读数据。

4. 概率论的智慧:

  • 随机:有些事情无缘无故发生,不能从偶然事件中获得教训。
  • 误差:测量结果总有误差,要忽略误差范围内的波动。
  • 赌徒谬误:独立随机事件没有规律,已发生的事情不影响未来。
  • 在没有规律的地方发现规律:警惕彩票分析学,地震发生的年份没有规律。
  • 小数定律:统计数字少时,容易出现极端情况,不能以偏概全。

5. 阴谋论:

  • 阴谋论是为复杂世界找简单解释,认为强大力量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控制一切。
  • 维基解密反而提高美国政府形象,因为公开立场与非公开立场并无两样。
  • 合理性与可能性:大国博弈导致马航失联的解释,表面上获得合理性,但实际降低可能性。
  • 行动建议:质疑政府是每个人的权利,但阴谋论成立的可能性很低,应合理评估每件事情的可能性。

6. 健康的经济学:

  • 工作重要还是健康重要,是经济学问题。
  • 超时工作带来健康风险,但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人越强调工作优先。
  • 行动建议: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计算,追求公平合理的社会,更高的风险必须给人更高的价格。

7. 科学的励志:

  • 科学的励志借助实验和统计,而非名人逸事。
  • 自控(意志力)是学业和职场成功的关键,胜过智商和入学成绩。
  • 行动建议:用科学的认识指导意志力的培养,合理支配意志力,通过做日常小事提高意志力。

8.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 刻意练习:
    • 只在“学习区”练习。
    • 把训练内容分成小块,重复练习。
    • 随时获得有效反馈。
    • 练习时注意力高度集中。
  • 练习的精髓在于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

9. 刻意练习:

  • 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认识到练习和训练的重要性。
  • 要在整个社会的尺度上进行“tradeoff”,懂得取舍,而不是一味追求感情用事。
  • 行动建议:采用科学训练法,不要只追求流利度,要追求精通,拥抱“理想困难”。

10. 合理性与可能性:

  • 合理性指事物具有合理的解释,而可能性指事物发生的概率。
  • 阴谋论往往通过增加合理性来吸引人,但实际上降低了可能性。
  • 行动建议:在评估一个说法时,要同时考虑其合理性和可能性,不要被表面上的合理性所迷惑。

11. 道德与科学:

  • 道德是文人思维的首要标准,而科学方法是探索未知世界的唯一逻辑方法。
  • 中国传统“文科”套路缺乏科学方法,而议论文的“四大论证方法”几乎是科学方法的反面。
  • 行动建议:想要讲“理”,就尊重科学方法,用科学研究结果说话,而非举例、引用名言或对比。

问答

Q: 什么是理工科思维?

A: “理工科思维”是一种以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为基础的思考方式,强调逻辑推理、量化分析和实证检验,与中国传统“文科”思维相对。

Q: 为什么说传统智慧常常是错误的?

A: 因为传统智慧往往基于经验观察和主观判断,缺乏科学验证和统计分析,容易受到认知偏误的影响。

Q: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信息爆炸的时代?

A: 改变对信息的消费方式,主动吸收可能修正我们观念的新信息,而不是吸收对我们现有观念的肯定。

Q: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A: 采用刻意练习的方法,只在“学习区”练习,把训练内容分成小块,随时获得有效反馈,并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思维导图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对科学思维、认知提升、社会现象分析感兴趣的读者,以及希望用更理性、更科学的方法认识世界的读者。尤其适合那些不满足于传统思维模式,渴望拓展视野、提升认知水平的职场人士和学生。

作者背景

万维钢,笔名“万万没想到”,前物理学家,现为全职科学作家。他在罗辑思维的“得到”App上开设《精英日课》专栏,以其独特的“理工科思维”解读社会现象和个人发展,深受读者喜爱。著有《智识分子》、《高手》、《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等多部畅销书籍。

历史背景

本书第一版于2014年出版,获得了多个奖项。随着时代发展和作者研究的深入,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修订和增补,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和读者需求。本书的创作也反映了中国社会对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日益增长的重视。

章节摘要

音频

Comming S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