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心理活动是大脑活动的产物。这个原理是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定海神针。尽管人的心理非常复杂,但它并不是虚无缥缈,它是物理的,是生物的,是可以用科学的视角来理解的。
A: 激素能调控行为,但一种激素通常不止诱发一种行为。激素的功能通常并不与一种特定的行为绑定,而是与一个核心目标绑定。激素可以围绕这个核心目标,“变通地”诱发不同的行为。
A: 婴儿出生后,大脑里的神经元数量先是会急剧增多,到3岁左右时,神经元连接数达到峰值。此后,大脑启动慢慢修剪神经元的过程。随着孩子的成长,大脑里多余的、不常用的、低效率的神经元会被慢慢修剪掉。神经元数量在整个童年阶段逐步减少,直到成年。
A: 男女之间在两性关系上的不少矛盾和冲突都可以追溯到很早期的进化历程中。两性刚形成的时候,这个关键生理差异就形成了。在这个生理基础之上,男女的各种性心理在进化的历程中不断地被有差别地塑造出来。
A: 心理学领域想要提出一个科学的问题,需要通过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的方式。 1. 猜意图:你要问的“是不是”,并没有包含在问题中,而是隐藏在提问者的意图里。 2. 拆句法:逐词分析, 也就是一个词一个词地问“是不是”。
A: 评价一件事情产生的效果好不好,一种操作到底有没有效的时候,其实都是拿它与一个对照条件相互比较出来的。 1. 需要跟“最小变化的平行宇宙”比较。 2. 创造“最小变化”很重要。需要尽可能接近“最小变化”,而这种摸索可能永无止境。
本书适合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以及希望通过心理学知识改善人际关系、提升生活质量的人群。尤其适合以下读者:
本书创作于心理学知识日益普及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自身行为和心理机制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同时,社会竞争压力增大,人际关系复杂化,使得人们更加需要心理学的指导。本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旨在满足大众对心理学知识的需求,帮助读者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