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心理学0次与10000次:如何创造全新的人生脚本
书籍封面

0次与10000次:如何创造全新的人生脚本

作者 吉塔·雅各布
15.0 分钟

摘要

走出舒适区:理解内在小孩,改变行为模式,开启全新人生

  • 本书旨在帮助读者理解童年经历如何影响当下的行为模式,并提供实用方法,拥抱内在小孩,从而活出更充实的人生。
  • 你能获得:认识自我,告别重复犯错的怪圈;与过去和解,重塑人生脚本;掌握改变的钥匙,活出更自由的自我。

核心内容:

1. 认识内在小孩:区分受伤、被宠坏和幸福的内在小孩,了解他们如何影响你的情绪和行为。

  • 详细解释:受伤的内在小孩源于童年未被满足的需求,导致羞耻、孤独等负面情绪;被宠坏的内在小孩缺乏毅力和自律;幸福的内在小孩则带来快乐和创造力。
  • 举例:诺拉因童年被欺凌而总感到被排斥,是受伤的内在小孩在作祟;利努斯因被过度溺爱而无法承担责任,是被宠坏的内在小孩在主导。

2. 识别内在审判者:区分苛刻型和惩罚型内在审判者,了解他们如何影响你的自我价值感。

  • 详细解释:苛刻型内在审判者带来完美主义倾向,惩罚型内在审判者则导致自我贬低和自我仇恨。
  • 举例:安雅因童年照顾抑郁母亲的经历,总觉得自己有责任让别人感觉良好,是情感要求过高的内在审判者在起作用。

3. 了解应对方式:认识顺从、回避和过度补偿三种应对方式,分析其优缺点,选择更健康的策略。

  • 详细解释:顺从是指以他人为中心,压抑自身需求;回避是指逃避不愉快的感受和问题;过度补偿是指通过夸大自身优点来掩盖自卑。
  • 行动建议:分析每种应对方式在特定情境下的利弊,逐步减少不健康的应对方式,学习更直接地表达需求和感受。

4. 发展成人自我:通过练习和反思,强化健康、理智的成人自我,平衡内在小孩和内在审判者的影响。

  • 详细解释:成人自我能够理性评估情况,做出正确决定,满足自身和同伴的需求。
  • 行动建议:培养成长型思维,追求精通而非仅仅流利,拥抱“理想困难”,从而发展强大的成人自我。

5. 具体行动:通过练习、想象和行为实验,逐步改变不健康的行为模式,与内在小孩和解,活出更充实的人生。

  • 详细解释:通过“80岁生日”练习明确人生目标;通过给内在小孩写信、与想象中的朋友对话等方式,疗愈内在创伤;通过椅子对话、情绪桥等技巧,管理情绪,平衡需求。
  • 行动建议:制定具体、可行的目标,并为自己的每一步进步设定奖励;勇于尝试新的行为,挑战舒适区;寻求支持,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问答:

Q: 什么是内在小孩?

A: 内在小孩是指我们童年时期的情绪状态,包括受伤的、被宠坏的和幸福的内在小孩。他们会在特定情境下被激活,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Q: 什么是内在审判者?

A: 内在审判者是指我们内心批评、贬低自己的声音,源于童年时期受到的负面评价和经历。他们可以是苛刻型的,也可以是惩罚型的。

Q: 如何改变不健康的行为模式?

A: 首先要认识到这些模式的存在,并了解它们的来源;然后分析其优缺点,选择更健康的应对策略;最后通过练习和行动,逐步改变不健康的行为,与内在小孩和解,活出更充实的人生。

思维导图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以下读者群体:

  1. 希望了解自身行为模式,并寻求改变的读者。
  2. 受童年经历影响,渴望摆脱过去束缚的读者。
  3. 对心理学、自我成长感兴趣的读者。
  4. 希望提升人际关系,改善生活质量的读者。
  5. 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可作为图式疗法的入门参考。

作者背景

吉塔·雅各布是一位心理治疗师和培训师,她运用图式疗法帮助客户找到内在行为模式,从而发展自我个性,摆脱束缚。她通过书籍和视频在德国推广图式疗法。

历史背景

本书创作于社会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人们普遍感受到对自身的不满和对完美的追求。同时,心理学领域对童年经历对个体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促使人们开始关注内在小孩和内在审判者等概念,并寻求自我疗愈和改变的方法。

章节摘要

音频

Comming S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