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历史制度基因:中國制度與極權主義制度的起源
书籍封面

制度基因:中國制度與極權主義制度的起源

作者 許成鋼
18.0 分钟

本書探討中國制度和共產極權主義制度的起源和演變,並引入「制度基因」這個分析概念,以研究從蘇俄來的制度基因如何與中國帝制的制度基因融合,創造出具有中國特色且持久的極權主義政權。制度基因是不斷自我複製並影響制度演變的基本制度要素,是可以實證識別的。 作者首先分析共產極權主義意識形態在歐洲興起,並在俄國的制度基因基礎上產生出極權主義制度。然後分析中國帝制制度基因的起源和演變,著重這些制度基因如何與蘇俄共產國際引入到中國的共產極權主義制度基因相結合,使中共得以在中國建立極權制。接著討論中國大躍進、文化大革命時期的制度變化,分析在蘇俄極權制度基因和中國傳統制度基因的基礎上,如何產生出中國特色的區域管理式極權主義制度,以及這個制度如何使得中國的改革開放獲得經濟快速發展,不僅挽救中共,而且使中國成為極權主義超級大國。 中國共產極權制的大發展應當使人們回想起米塞斯近八十年前對遏制極權主義努力失敗的警告。要扭轉這一趨勢,深入理解極權主義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摘要

好的,我将按照您的要求,对书籍内容进行总结、提取核心内容,并提供问答。

制度基因:中國制度與極權主義制度的起源

  • 本书从制度基因角度分析了中国制度与极权主义的起源,探讨如何突破历史分期、地域和领域的学术常规范界,研究制度起源和演变,希望能为中国同胞走向自由之路贡献绵薄之力。
  • 你能获得:了解中国制度的起源和演变,认识极权主义制度的基因,洞悉制度变迁的深层逻辑。

核心内容:

1. 制度定义与要素:

  • 制度是参与主要社会博弈主体的基本和稳定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这些机制包括政治经济治理结构、司法、人权、产权、政治决策权保护或侵犯机制,以及社会共识、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等。
  • 制度基本要素是:人权、产权、政治决策权。人权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产权关系效率和决定经济发展,也决定人的政治权力、社会权利;政治决策权涉及社会公共事务的决策,在极权主义制度中政治权力会扩展成全面控制社会所有方面的权力。

2. 制度基因概念:

  • 制度基因是在长期制度演变中决定制度基本特征的不断自我复制的基本制度成分,由其对制度演变主要参与者的激励相容条件的影响所造成。
  • 制度基因三个基本特征:重复性(历史中重复出现的基本制度结构)、激励相容性(与参与者自身利益相关)、基础性(形成一系列制度的基础成分)。

3. 产权作为制度基因:

  • 产权是决定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性质的制度基因,远古时期就产生大量分散私有产权的地区,率先演变出保护这些产权的法律和制度。
  • 产权的核心是最终控制权,而非名义上的归属,是资产的最终控制权在政府手上,即为国有制;在私人手里,即为私有制。
  • 普遍的私有产权是民主制度的基础,而全面剥夺私有产权是极权制的基础。
  • 历史上的重大制度变化通常伴随巨大的外因,制度基因决定内选择,制度基因帮助我们解释过去制度变化的轨迹,面对正在发生的制度变化,制度基因帮助我们预见制度变化可能的轨迹。

4. 中华帝制的制度基因:

  • 三位一体结构的制度基因:郡县制的官僚制度、土地皇权制、科举制。
  • 中华帝制的法律:是皇帝执政的工具。
  • 科举制度和儒教: 人事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制度基因
  • 集中分析那些造成政治权力集中和财产权力集中的制度条件,或朝此方向演变的机制;以及造成政治权力分散和财产权力分散的制度条件,或朝此方向演变的机制。

5. 晚清宪政改革与共和革命的失败:

  • 名存实亡的宪政改革:戊戌变法
  • 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阴影
  • 革命党:秘密社会的制度基因

6. 意识形态对制度基因的影响:

  • 极权主义意识形态来源于基督教,主张绝对平等主义,消灭私有财产。
  • 政治权力压倒一切、统治一切,是控制一切的权力。而这个包罗万象的政治权力的基础,是极权主义政党对全社会所有资产的最终控制权,包括直接控制国有资产,也包括控制名义上的所有者。
  • 政治权与产权之间的关系高度互补。

7. 极权主义制度转型的因素:

  • 外力的冲击。
  • 原有制度基因的演变情况。
  • 当社会各阶层普遍对人权有认知时,极权统治者自愿放弃或出让专制权力,从而自动变成宪政的先例。

问答:

Q: 什么是制度基因?

A: 制度基因是在长期制度演变中决定制度基本特征、不断自我复制的基本制度成分。制度基因有三个基本特征:重复性、激励相容性、基础性。

Q: 为什么本书强调产权的最终控制权?

A: 产权的最终控制权决定所有制的基本性质,产权的归属决定社会政治经济力量的配置,因此决定制度的性质。在保护私有产权的社会,公民可凭借资源制约政府;在政府控制最终控制权的社会,政府权力易集中。

Q: 为什么说社会共识是制度基因的一部分?

A: 社会共识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权力和产权的结构。社会共识的变化导致权力和产权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权力和产权的结构又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共识。社会共识、权力-产权结构之间高度互补、不可分割,是任何制度的基础。

思维导图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对中国历史、政治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极权主义等领域感兴趣的学者、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阅读。也适合希望深入了解中国制度的读者。

作者背景

許成鋼現為史丹佛大學中國經濟與制度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美國寇斯研究所理事,歐洲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1991年獲得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2013年獲孫冶芳經濟學獎,2016年獲首屆中國經濟學獎。曾任香港大學鍾瀚德經濟學講座教授、「國之基金」經濟學講座教授、北京清華大學特聘教授、首爾國立大學「世界級大學」講座教授、倫敦經濟學院副教授;哈佛大學和中國社科院、世界銀行和IMF顧問、亞洲法律經濟學學會(AsLEA)會長、上海交通大學「科斯法律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首爾經濟學學刊》共同主編、《經濟金融學學刊》共同主編、《中國改革》首席經濟學家、當代經濟學基金會理事、孫冶方經濟科學獎評審委員會委員等。

历史背景

本书的创作背景是当代中国制度在全球产生深远影响,但人们对这个制度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作者希望通过研究制度的起源和演变,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当代中国制度。

章节摘要

音频

Comming S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