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技术与未来PCB制造流程
书籍封面

PCB制造流程

作者 未知
15.0 分钟

摘要

BTI 课程内容总结

本次BTI课程主要介绍了PCB(印制电路板)的制造流程,从工程资料准备到最终的检测出货。内容涵盖了流程图、工程资料、以及生产制程的各个环节,包括内层线路、压合、钻孔、电镀、外层线路、防焊文字、加工和电测等。

通过本次课程,你能了解到:

  • PCB生产的完整流程和关键工艺。
  • 工程资料准备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 各生产环节的设计规范和技术要求。

核心内容:

1. 工程资料:

  • 客户基本资料:包括GERBER DATA、APERTURE LIST、孔径图及钻孔坐标资料、机构尺寸图等。
    • 详细解释:这些资料是PCB制造的基础,必须准确完整。GERBER DATA描述了电路的布局,APERTURE LIST定义了孔径大小,孔径图和钻孔坐标确定了孔的位置,机构尺寸图则定义了PCB的物理尺寸。
  • 资料完整性:APERTURE LIST最好只提供一种,孔径资料集中在一张图面,机构尺寸需简明且与GERBER资料相符。
    • 详细解释:资料的统一性和准确性可以减少错误,提高生产效率。
  • GERBER资料:PAD尽可能以FLASH方式处理,能提供测试点资料,大铜面积先以较宽的VECTOR填满。
    • 详细解释:FLASH方式处理PAD可以减少数据量,提高处理速度;测试点资料有助于电测,确保电路连接的正确性;用VECTOR填满大铜面积可以提高电镀的均匀性。

2. 工单设计考量:

  • 厂内制程能力:确认设计是否在厂内制程能力范围内,客户资料修改与确认。
    • 详细解释:确保设计可行性,避免因超出工厂能力而导致生产问题。
  • 基板及发料尺寸使用率:提高材料使用率,降低成本。
    • 详细解释:优化排版,减少浪费。
  • 叠板结构设计:依据成品厚度设计叠板结构,若需作阻抗控制,需特别考量线宽与叠板材料设计并加入测试COUPON。
    • 详细解释:叠板结构影响PCB的电气性能和物理性能,阻抗控制是高速电路设计的关键。

3. 生产制程:

  • 内层线路:采用干膜或印刷方式制作,线宽/间距为5MIL/5MIL,层间对准能力为5MIL。
    • 详细解释:内层线路是PCB内部的电路连接,需要高精度和高对准度。
  • 压合:使用铜箔、Prepreg等材料,通过棕化(黑化)处理增加结合力,成品板厚可达0.63MM MIN。
    • 详细解释:压合是将内层线路和外层铜箔结合在一起的过程,材料的选择和处理对PCB的质量至关重要。
  • 钻孔:PTH孔径为成品规格中心加6mil,N-PTH孔径为成品规格中心加2mil,采取STEP DRILLING以提高孔壁品质。
    • 详细解释:钻孔是形成通孔和非通孔的过程,孔径的设计和钻孔方式影响后续电镀和连接的可靠性。
  • 外层线路:采用人工对位、套pin、自动曝光机等方式制作,需加DUMMY PAD来分散电流,Annular Ring至少单边6MIL。
    • 详细解释:外层线路是PCB表面的电路连接,需要精确的对位和曝光。
  • 线路电镀:镀铜厚度约0.6~0.8MIL以加厚孔铜及面铜厚度至MIN.1MIL要求,电镀面积由CAM计算。
    • 详细解释:电镀可以增加铜的厚度,提高电路的导电性和可靠性。
  • 防焊文字:防焊绿漆为液态感光性聚合材料,防焊底片PAD比外层线路PAD大5MIL,文字线宽以7~8MIL为佳。
    • 详细解释:防焊可以保护线路,防止氧化和短路,文字可以提供标识和说明。
  • 加工:包括镀金/浸金、喷锡、斜边、V-CUT、邮票孔等工艺。
    • 详细解释:这些工艺可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例如镀金可以提高连接的可靠性,V-CUT可以方便PCB的分割。
  • 电测:检测线路线路区域的低电阻和高电阻。

问答

Q: 什么是GERBER DATA?

A: GERBER DATA是PCB设计的文件格式,描述了电路的布局、线路、焊盘等信息。它是PCB制造的基础,用于控制生产设备,例如光绘机、钻孔机等。

Q: 什么是Annular Ring?

A: Annular Ring是指焊盘(PAD)边缘到孔边缘的距离。在PCB设计中,Annular Ring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焊接的可靠性。

Q: 什么是阻抗控制?

A: 阻抗控制是指在高速电路设计中,控制信号传输线的阻抗,以减少信号反射和失真。阻抗控制需要精确的线宽、线间距和叠板材料设计。

思维导图

目标读者

该文档适合以下读者群体:

  • 电子工程师:需要了解PCB制造流程,以便更好地进行电路设计和优化。
  • PCB设计师:需要掌握PCB制造的各项工艺参数和设计规范,以确保设计的可制造性。
  • PCB制造工程师:需要深入了解PCB制造的各个环节,以便更好地进行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
  • 电子专业的学生:作为学习资料,了解PCB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 对PCB制造感兴趣的电子爱好者。

作者背景

由于文件是关于PCB制造流程的,作者可能是具有电子工程或相关领域背景的工程师或技术专家,他们在PCB制造方面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他们可能在PCB制造公司、电子设备制造商或相关研究机构工作。

历史背景

印刷电路板(PCB)制造技术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早期的电子设备采用手工焊接,体积大、可靠性低。随着集成电路的出现,对电路板的小型化、高密度和高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CB制造技术逐渐成熟,从单面板发展到双面板、多层板,制造工艺也从湿法蚀刻发展到干法蚀刻,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该文档反映了现代PCB制造的工艺水平和技术要求。

章节摘要

音频

Comming S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