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没问题!根据您的要求,以下是对您提供的书籍章节内容的总结:
文本描述:不够直观,不推荐。
活动图:侧重人或部门的活动,可能忽略非人智能系统的责任。
序列图:将人视为系统,强调对象协作以完成用例,可以贯穿业务建模和系统建模。
消息代表责任分配:消息箭头表示A请求B做某事,消息名称反映B的责任,数据流作为消息的输入输出参数。
抽象级别是系统之间的协作:业务序列图上的对象是系统,包括人和非人系统。要避免抽象级别跳跃,混入不该有的内容。
只画核心域相关的系统:只将核心域相关的系统放入业务序列图,非核心域相关的系统可以忽略。
把时间看作特殊的业务实体:将时间看作是特殊业务实体,向各个系统发送时间消息。
为业务对象分配合适的责任:分配给业务对象的责任必须是该对象有能力承担的。
希望这个总结对您有所帮助!
本书的目标读者群体广泛,包括软件开发人员、系统分析师、项目经理、软件测试人员等。特别是对于那些在需求分析方面遇到困惑,希望提升自己业务建模和需求分析能力的读者,本书将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此外,本书也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软件工程专业的教材,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能。
本书的创作背景源于软件开发领域对高质量需求分析的日益重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求分析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成败。然而,在实践中,许多开发团队常常面临需求不明确、变更频繁等问题,导致项目延期、预算超支甚至失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潘加宇先生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撰写了《软件方法(上):业务建模和需求(第2版)》,旨在为软件开发人员提供一套系统、实用的方法论,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业务建模和需求分析,从而提升软件项目的成功率。本书的出版,顺应了软件开发领域对高质量需求分析的迫切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